92年故宫灵异事件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神秘视线6

往往不会在短时期内显示其危害突发事件应对法

发布日期:2024-06-05 05:39    点击次数:183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知识读本》 泉州市文化局 编于2010年文化遗产日突发事件应对法

 

  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1、什么是文化生态?答:文化生态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广义文化生态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 狭义文化生态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通俗的讲,文化生态也即各地区各民族自然而然的、原生性的、祖先传下来的文化生活,这个文化生活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像端午节一样,到过节那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早晨起来采艾草、菖蒲开始,包粽子,赛龙舟。这样过节,不用政府部门通知,不用下命令,老百姓自己有自己过节的一整套程序。这些文化生态不是我们一两天能打造出来的,那都是祖祖辈辈“打造”出来的,是家家户户的老百姓“打造”出来的。所以要真正保护这些文化生态,靠的是当地的老百姓,靠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生态?答:人们现在都已懂得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各级政府设有专治环保的机构,谁家工厂排出污水或者有害物质,就勒令整治、罚款直至停产;对以往造下的孽,如植被破坏、水域侵占、地面沙化、大气污染、生物链失调等等进行恢复整治。 文化生态的污染和破坏则是隐性的,它对社会精神的腐蚀、国民素质的凌夷,乃至对人性的残害,往往不会在短时期内显示其危害,那只有用理性鉴别才能察知。不像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之影响那样明打明,人们从日常直感便能辨悉。人们日日夜夜身处在文化生态恶化了的环境中,受着毒害也未必感知,真所谓“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个体说,日浸日淫,潜移默化,美孜孜地沉溺其中,精神萎颓情操卑下了还不知是受其熏染所致;就社会说,营营攘攘,闹闹哄哄,花花绿绿,初不觉其有异,风尚糜烂道德败坏了还不知是劣质文化流荡侵害的结果。文化生态尚无环保觉悟,更无治理设施,以往的破坏既未修补完竣,恶因还在引发恶果;新的污染更大量滋生,正如贪图近利不顾公益的企业之不断大量排污( 有的甚至并未意识到自己在大肆排污)。关键是,人们都懂得了不能惹恼大自然,它报复起来很凶,要危及人的生存。可是,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却很少有人关注,很少有人懂得它同样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恶果。而此时,文化生态保护便应运而生了。 

3、什么是文化生态学?答:文化生态学是文化人类学家从生物学家那里借用生态学的术语而创建的。生态学是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1866年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中首先提出,它表示生物同有机或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即生物生态学,后来发展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如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水生物生态学等等。后来,人们借用生态学的原则和概念,研究人文科学,也形成各种学科,如教育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文化生态学是研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文化的,从而说明文化特征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4、最早提出文化生态学理念的是谁?答:文化生态学是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又译斯蒂瓦德,(1902—1972)]在《进化和过程》(1953)里提出的。他反对单线进化论,主张多线进化论。他认为文化的特征和文化的变迁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的多样性带来文化的多样性。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有些不完善之处,为后来—些学者批评,但他开创这一学科,并奠定学科理论基础,是为世界文化学界公认的,正因为这样,在斯氏之后,仍有不少学者对文化生态学进行研究。 

5、什么是闽南民系?答:民系是指一个大的民族里面的支系。汉族中民系的区别主要是方言、风俗和民间信仰。闽南民系实际上就是指说闽南话、行闽南民俗的所有闽南人。 

6、闽南人主要分布地区是哪些?答:闽南人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泉、厦、漳三角地区)、台湾和东南亚闽南华侨华人聚居地。人即文化,闽南文化区域主要指闽南、台湾和东南亚闽南华侨华人聚居地。 

7、闽南人总数有多少?答:闽南地区有一千五百万人,台湾有一千八百万人祖籍闽南,南洋一带则有近二千万人祖籍闽南。此外,龙岩市的新罗区、漳平市,宁德市的福鼎等地、广东 的中山、海南的文昌、浙南、江西部份地方,居住不少祖籍为闽南的居民。美国、加拿大也有一些闽南人。一般估计闽南人的总数在六千万左右。 

8、潮州、海南、雷州半岛语言和闽南话很接近,属于闽南文化圈吗?答:潮州、汕头相当多也是闽南早年的移民,潮汕话因此和我们很接近,特别在漳州的诏安、云霄、东山一带语言相本相通,甚至这三个县流行的戏曲也是潮剧,而不是歌仔戏。不仅潮汕,海南省和广东的雷州半岛也有大量早年的闽南移民。但是他们受到周边文化很大影响,距离闽南又很远,过去的联系较少,与闽南文化的影响渐行渐远。不过语言学上还是将海南的文昌话、潮汕的潮州话归在闽南方言之中。鉴于语言是区别民系最重要的指标,近年有潮汕的学者提出,潮汕文化属于泛闽南文化。 

9、什么是闽南文化?答: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民系(包括在地居民)在其生活的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社会文明成果。 

10、闽南文化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答:闽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就是闽南民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大约经历了孕育、形成、鼎盛、灾难、播迁、转型六个阶段,近二千年的时光。闽南地处海峡西岸,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土著的古闽越文化、舶来的域外文化数度交融、层层积淀,形成并发展了闽南文化。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贸易发达,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成为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先发地区,闽南先民藉和平的“海上丝绸之路”,率先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郑成功驱荷复台以后,闽南人大量移居台湾,带去了自身的文化,并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沿袭发展,形成了具有两岸共同特点的闽台区域文化。近代,海外侨胞也将侨居地不同的文化带回闽南。世界各地的闽南人,共同创造了共有的文化。 

11、闽南文化的孕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闽南这一区域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原本居住的是古百越族。古百越族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而是许许多多各据一方的部落。这些部落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带的,刀耕火种,被后人称为山畲(畲,即火田);生活在江海之滨,以捕鱼为生的,被称为疍民。西晋末年,大约在公元200多年时,中原大乱,有陈、林、黄、郑、詹、丘、何、胡等八姓从中原逃亡搬迁到闽南,在晋江流域定居下来。他们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开始与山畲水疍的原住民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开始了闽南文化的孕育。 

12、闽南文化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呢?答:一种文化形成的标志,一般来说有如下三方面:一、独特的语言,二、独特的风俗,三、共同的信仰。语言学家告诉我们,闽南话是唐音。也就是说,在唐代,闽南话是普通话,不仅仅流行于闽南,它还不是方言。只有到了宋代,宋音成为普通话,而唐音却在闽南留存,闽南话这才成为方言。民俗本是因地而异。闽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五代百年中逐渐兴盛的海上贸易,产生了许多既不同中原又不同原住民的独特风俗。流传至今还有“送顺风”、“脱草鞋”的习俗。闽南人创造并共同崇奉的独特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等,也多是在北宋初年产生。因此可以说,闽南文化的形成,应是在五代末至宋初。 

13、闽南文化的鼎盛是在什么时候呢?答:闽南文化的鼎盛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北宋中期,泉州已经成为全国六大都市之一,对外贸易仅次于广州。南宋困守长江以南,在杭州(临安)建都,整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之南移。这时北方陆路通商濒于断绝,东南海上则畅通无阻,东西贸易中心路线从陆上转移到海上。泉州的九日山金鸡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海上贸易税收,成为南宋财政重要来源。同时,泉州距首都临安比广州要近一半的路程,又是宋王朝管理王公贵族的南宗正府所在地,其政治地位逐渐超越了广州。到宋元交替之际,泉州刺桐港已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两个最大的港口。这时的泉州就有如文革前的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闽南人充满了信心,表现出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完成了许多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创造出闽南文化最辉煌的一页。如保持中国桥梁长度“冠军”达七、八百年之久的“天下无桥长此桥”之安平桥;高近六十米,历经七百多年风吹雨打、地震台风都没有倾斜变形的泉州东、西塔。泉州中进士,平均唐代九科中1人,明代每科4人,清代每科3.5人,而北宋每科中8人,南宋更达15人。南宋绍兴六年(1136)一科晋江县中30个进士,创造中国历史上一个县一科中进士人数的最高纪录。可见其时闽南文风之盛。可以说,宋代闽南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南宋达到了鼎盛。直至今日,闽南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性再也没有达到南宋如此骄人的高度。 

14、明以后闽南文化的发展主要是向南洋和台湾的播迁吗?答:明清两代一直到民国初年,闽南文化向南洋和台湾以及周边地区的播迁是闽南文化这一时期重要的发展路径。但同时,整个闽南文化在口传文学、经贸体制、中医药、民间工艺、民间信仰、宗族体制、饮食、建筑、南拳、南戏等诸多方面,都有许多精彩传世的创造和发展。尤其在明末清初,闽南出现了黄道周、颜思齐、郑芝龙、郑成功、施琅等一批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他们的美名与业绩是闽南民系与文化的骄傲。 

15、闽南文化有什么特点?答:闽南文化在交流中保持地方文化根本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走向兼容并蓄,其爱家爱乡与民族认同、崇尚传统与吸收创新、安土重迁与海外移民、开拓拼搏与冒险犯难、重名尚义与务实逐利等文化性格的统一,无不体现闽南文化守成与开放的兼容性品质。长期以来,闽南文化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独特的魅力,培育、滋养、联系和吸引着广大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鲜明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史渊源。闽南文化,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16、什么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答: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确定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经文化部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2007年6月9日)公布,以闽南的泉州、漳州、厦门为特定区域的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由于初期为试验性阶段,因此暂定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17、为何要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具有突出特色和价值的闽南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是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和整体性特征而采取的一种科学保护措施。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迅猛发展,闽南文化与中华文化一样,其生存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从这一点上来讲,保护闽南文化生态的意义深远,为闽南文化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刻不容缓。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推动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们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发展和繁荣。 

18、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要保护什么?答: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保护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为核心,也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载体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保护文化遗产生存、传承的特定自然和文化环境。 

19、为何说泉州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答: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以“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闻名于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至2009年底,泉州市常住人口达到786万(户籍人口680万),是祖国大陆人口最多的闽南人聚集区,也是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历史上,泉州是闽南地区最早设置行政建制的州府。台湾的最初行政设置也是隶属泉州府。金门的行政设置至今仍隶属泉州市。由于这种历史渊源,使得泉州与闽南方言区内各个地区之间文化特征具有高度的关联性;由于这种关联性而形成的特殊历史站位,泉州应发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作用以及承担起相应文化义务 。20、泉州地区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那些?答:中原古汉语与闽越语、外来语融合的闽南方言文化;以陈三五娘等民间传说及存量丰富的泉州歌诀(童谣)为典型的口传文化;以谱牒、祭祖习俗为载体的祖先崇拜文化;多教并存的宗教文化;两岸同胞共祭的妈祖、关帝、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广泽尊王、萧王爷、青山王等民间信仰文化;明代思想家李贽,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及爱国将领施琅,理学家李光地等闽南先贤文化;音乐活化石泉州南音、南戏遗存梨园戏、蜚声世界的木偶戏、艺术个性独特的高甲戏、珍稀的宗教仪式剧种打城戏和承载闽越族遗风的拍胸舞等传统表演艺术文化;南派剪纸、木偶头雕刻等传统美术文化;特色鲜明的惠安女、蟳埔女服饰和中秋博饼、闽南茶道等生活习俗文化;举世闻名的惠安石木雕刻、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的瓷烧制、远销国内外的铁观音茶制作等传统技艺文化;南少林五祖拳武术文化;老范志神粬、灵源万应茶、永春养脾散等养生医药文化;泉州名小吃等饮食文化;闽南古厝、庙宇、祠堂等传统建筑文化;宋元明的港口遗址、祈风遗存与仪典、水密隔舱福船制作等海洋文化;华侨教育、商会、批局等华侨文化。闽南文化遗产的精神生命和表现形式,至今仍然传承延续于闽南地区、大陆其它部分地区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世界其它地区闽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 

21、什么是泉州古城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古城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包含开元寺、台魁巷历史文化街区,旧馆驿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文庙、后城历史文化街区,城南聚宝街历史文化街区等5个主要历史文化街区。开元寺、台魁巷历史文化街区和旧馆驿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展示泉州古城历史风貌,体现古城区街巷空间及南派建筑文化;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展示闽南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华侨文化;文庙、后城历史文化街区,府文庙区主要展示泉州的儒学文化、泉州闹元宵等民俗文化,百源川池周边以泉州南音的民间演出与欣赏为主,涂门街区以关帝庙、清真寺、世家民居为主体,突出泉州多元宗教文化、多种民间信仰和相关民俗活动;城南聚宝街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展示海丝文化。此外,新门街区以梨园古典剧院和泉州南音艺苑为主,兼及泉州歌剧团(闽南民间音乐舞蹈中心),展示具有悠久历史的泉州南音和泉州戏曲、闽南民间歌舞。 

22、什么是清源山及其周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清源山及其周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包括清源山宗教文化景区,南少林寺景区,闽台缘博物馆和市博物馆、市南建筑博物馆、泉州画院区域,锦绣庄民间工艺园和泉州木偶艺术剧院区域,泉州歌舞剧院新址,西湖公园游览区,以及东湖公园游览区、市图书馆、华侨历史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高甲戏大众剧场、万维生邮票艺术馆、伊斯兰圣墓等。定点展示具有典型闽南特色的文化和观赏性强的闽南表演艺术: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海交博物馆、南建筑博物馆、华侨历史博物馆、伊斯兰圣墓主要展示闽台文化、华侨文化、海外交通史文化、闽南建筑营造技艺文化;锦绣庄民间工艺园主要展示闽南民间工艺文化;南少林寺、泉州木偶艺术剧院、高甲戏大众剧场主要展示南少林武术文化、泉州木偶艺术、高甲戏艺术,市图书馆主要展示谱牒文化,泉州歌舞剧院新址主要展示闽南音乐舞蹈艺术文化。 

23、什么是鲤城区江南新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鲤城区江南新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闽南民间舞蹈和民间吹打音乐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24、什么是丰泽区东海蟳埔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丰泽区东海蟳埔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蟳埔民俗文化和蚵壳厝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25、什么是洛江区罗马河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洛江区罗马河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何氏九仙” 信俗文化和俞大猷名人文化,“陈三五娘”口传文化,妆糕人、“十音”铜器煅制等闽南民间技艺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26、什么是泉港区山腰-峰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泉港区山腰-峰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北管音乐文化,渔业盐业民俗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27、什么是晋江市安海-东石-深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晋江市安海-东石-深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闽南民间节庆习俗文化、水密隔舱福船制作技艺文化、褒歌音乐文化、灯谜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28、什么是石狮市蚶江-永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石狮市蚶江-永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闽台文化交流、古卫城文化、城隍宗教文化、闽南岁时节令文化、灯谜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29、什么是南安市丰州-官水石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南安市丰州-官水石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丰州古城文化、祈风文化、闽南民居文化、郑成功名人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30、什么是惠安县惠东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惠安县惠东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惠安女习俗文化和闽南建筑(雕艺)文化、崇武古城文化、青山王信俗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31、什么是安溪县茶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安溪县茶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茶文化、清水祖师信俗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32、什么是永春县桃城-五里街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永春县桃城-五里街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佛手禅茶、白鹤拳、永春老醋、纸织画、漆篮、篾香闽南民间技艺文化,永春养脾散、一都红粬等传统生物医药文化等及其生态环境。 

33、什么是德化县瓷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答:德化县瓷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德化瓷烧制技艺及相关陶瓷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34、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联合国有《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前者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者管“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命名了四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中国涉及26项。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文化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目前泉州市已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有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项国家级、61项省级、97项市级、19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5、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答:以往,人们一谈起文化名人,便会立刻想到孔子、孟子,等等。不错,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他们确实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除了他们的学说之外,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如中华饮食、建筑技术;戏剧、舞蹈、杂技、音乐;传统工艺技术;农耕技术、渔猎技术;中医中药、藏医藏药、维医维药,等等。这些肯定不是来自孔孟的真传。可见,除孔孟文化精英外,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在中华文明的创造与传承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他们在历史上并不为史学家所关注,但他们恰恰是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所要保护的艺人、匠人。中国人要想搞清自己的文化家底,寻找出自己的文化基因,不关注这部分人就几乎是不可能获得成功。 那么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直接参与制作、表演等文化活动,并愿意将自己的高超技艺或技能传授给政府指定人群的自然人或相关群体。那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或弘扬过程中确实发挥过重要组织、领导及协调作用的,那些热心学习传统文化但本身与传统艺人或匠人不具有正式师承关系的,乃至水平尚无法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标准的自然人或群体,都无法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 

36、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各地在保护实践中,都意识到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抢救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纷纷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博物馆式的保护。我市拟在近期建立十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37、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答: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应对开展传习活动确有困难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予以支持,支持方式主要有:“(一)资助传承人的授徒传艺或教育培训活动;(二)提供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是有别于现代学校、适应口传心授特点的传习活动场所,以师带徒、手把手为教学手段,以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为目标,是目前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我市拟建立1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中心),以适应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之需。 

38、什么是活化石式保护方式?答: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可以采用这一方式。活化石式保护方式就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恒定的、原初的文化形态。如对泉州南音、梨园戏等艺术的保护就必须完整保护其传统的内容与形式。要鼓励艺术家用原初的舞美设计、原初的文本、原初的唱腔唱词演奏、演唱、表演古典曲目、剧目。活化石式保护方式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最高境界,也是针对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方式。 39、什么是博物馆式保护方式?答: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以及其它适宜的空间对闽南文化遗产进行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也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整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实物,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展示,让人们认识这一文化现象与存在,了解其文化传承价值。 

40、什么是数字化与网络化保护方式? 答: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一些闽南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整理,利用电子存储介质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保存,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作用。 

41、什么是个人、家庭、群体传承方式? 答:对于一些被特定的个人、家庭、群体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也是其他方式无法代替的。建立传承人保证制度,授予这些保有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有证书、称号,对他们进行生活和其他补贴,并要求他们做好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 

42、什么是学校教育传承方式?答:这是最有影响力的传承方式。文化教育部门通过编著介绍本地区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土教材,在全市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从小加强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培养情感。以有条件的院校为传承人培养基地。可以通过对一些优秀学生给予一定奖学金,作为特长生选入院校等方法造就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43、什么是社会组织传承方式?答:目前,泉州市有民间南音社团233个,民间职业剧团131个,其他文艺社团1000多个。这些社会组织是闽南文化保护的重要方面军。要利用某种方式将这些有共同知识、技能、爱好的群众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为闽南文化遗产的保护作贡献。 

44、什么是整体人文生态保护方式?答: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依赖性和非独立性的特征,它形成并依赖于特定的原生环境。任何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之中,或一种文化时态之中,我们不可能去恢复文化时态,但我们可以借助一定地区的人群生活使这一文化作品有机地活在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中,仍可与民众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关部门可做一些组织工作与行政扶持、赞助,借鉴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生态村”的建设经验,对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 

45、什么是文化旅游保护利用方式?答:在对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文化生态价值等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精心筛选一些对游客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容易转化成为旅游产品的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发展古镇游、古街游、生态游、农家游、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特别是有选择地聚集闽南优秀民间艺术,融入风景风情旅游之中,增添景区的人文色彩,提升景区的品位和效益,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旅游区块。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努力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态性,特别要加强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46、什么是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连动保护利用方式?答: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互动共荣。闽南文化是闽南新农村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资源,也是广大农民熟悉的文化,身边的文化,参与的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动态艺术,还是静态艺术,抑或人文理念,都与产生、生存于农耕文明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根同脉、息息相关。努力发挥两者的互动作用,对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新农村文化建设 ,都将有事半功倍之效。 

47、什么是生产性保护利用方式?答:这是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重视积极开发具有民族民间传统和闽南地域特色的水密隔舱福船(包括船模)制作技术、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惠安石雕与木雕、德化陶瓷烧制、李尧宝刻纸、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妆糕人、铁观音茶和佛手茶、永春老醋、春生堂酒、老范志神粬、灵源万应茶饼、泉州小吃等生活生产知识和技艺项目;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闽南文化资源整合,提高经营能力,加快形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系列,推进民间艺术特别是传统工艺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 

48、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谓“迷信”色彩? 答: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如今天我们所听到的苗族古歌、仪式歌、宗教音乐,本身就是祭神仪式的一部分;剪纸、皮影,有些与巫术仪式有关;许多地方剧种,本身就是祈雨、还愿仪式的一部分。在它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残留着往昔的痕迹、带有那么点儿所谓“迷信”的色彩,纯而又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必须抱有一种更加宽容的态度。 二、闽南方言与口传文学

49、闽南话曾在广阔的宇宙中回荡,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答:美国在1977年发射“旅行者二号”宇宙飞船时,曾携带录制有世界上六十种语言的镀金唱片,其中就包括闽南方言。作为一个地区的方言,却能从世界上成千上万种语言中脱颖而出送上太空,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可见闽南话早已超越方言区,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力。闽南方言(也称闽南话),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台湾大部分地区,另外也存在于广东潮汕地区和海南岛、雷州半岛的一部分地区、浙江南部的平阳、玉环、福建省宁德市的福鼎等地、三明市的大田县、尤溪县部份地区、江西的三清山一带。除此以外,由于历史上有无数闽南人移民到东南亚、欧洲、澳洲等地谋生,因此闽南话在全世界得以广泛流行。尤其是在闽南人聚居的东南亚地区,闽南话更是通用语言之一。据估计,全球有8000万人使用闽南方言。 

50、闽南话被语言学家誉为“语言活化石”,甚至有学者主张唐诗用闽南语音来读,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答:唐代,随着陈元光和王潮、王审知政权在闽南地区的统治,无数中原移民随之在闽南繁衍生息。当如此众多的中原移民涌入闽南,中古汉语也自然而然传遍闽南。而在接下来几个世纪里,不同民族政权逐鹿中原,造成了汉语语音系统的极大变化。幸运的是,由于闽南地处东南一隅,且为高山、海洋所环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使中古汉语得以在战火连天的情况下完好保留并传承。如今,闽南话成为绝无仅有的隋唐中古时期汉语的“语言活化石”,或许应该感谢历史的恩赐吧!闽南话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七个声调,大体上同古汉语声调系统里的平、上、去、入相同。闽南方言不但留存了古音,而且还留存了许多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所没有或少有的古语词汇,如伊(他)、走(跑)、鼎(锅)等,也难怪常有外地人笑称闽南遍地都是诗人,说话总是文绉绉的了!当然,闽南方言同时也留存了一些古百越族语言的痕迹,这主要是中原移民在与原居住于闽南的古百越族的融合中很自然地留下的。比如“荸荠”一词,闽南话读作“马荠”。这个“马”字的读音就源自古百越族的语音。除此以外,闽南方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由于闽南很早就同外来文化有密切交往,因此吸收了许多外来的词汇,并创造了许多与外来文化有关的新词汇。如雪文(肥皂)是从菲律宾土语中引入的,而巴刹(市场)、妈干(吃)等更多的词则是从印尼借来的外来语,到了近代还有从英语中引进的,如敖赛(出界)、菲索(裁判)等。在与外界的频繁交往,还使闽南话产生了许多新的独特的词汇,如番仔灰(水泥)、番仔火(火柴)等等。 

51、闽南有句谚语叫 “一枝草,一点露”,你知道这短短的几个字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深意吗?答:“一枝草,一点露”,是闽南人最常用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多么平凡都会有他的一技之长,正如再渺小的一棵小草都能享受到露水的滋润,都有自己生长的空间和对宇宙自然的独特贡献。瞧,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体现了咱们老祖宗乐观向上的精神,又寄寓了多少对后代努力拼搏的殷切期望!如此生动而深刻的闽南谚语多得数不胜数。闽南谚语不仅是闽南语的精华,更蕴含着闽南人对人生的感悟,反映着闽南民俗民风,渗透着闽南人的精神特征。闽南谚语,以其表现形式,大致分为俗语、歇后语和冠头语三种。俗语又称俚谚,是由普通平民百姓所创造,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多样,每句最短一节,最长五节,每节最短二音,最长达十六音。象“猪哥”二字,就形象地描绘出好色之徒。别看俗语大多俚俗易懂,却非常讲究押韵,力求琅琅上口,而且充满了奇警深刻的内涵和幽默诙谐,比如 “吃饭三战吕布,做事桃花搭渡”,“圆人会扁,扁人会圆”等等。闽南谚语中还有一些是闽南先辈在与自然的抗争中总结积累的自然科学知识,以非常浅白易懂的俗语形式,一代代留传下来。如“冬雾晴,春雾雨”(冬天有雾主晴,春天有雾必雨),“好上元,好晚冬”(上元出太阳,一年风调雨顺)等。还有一些谚语则生动地表现闽台的民俗风情,如“送巾,刹现断根”(闽南话“巾”、“根”同音,朋友、情人间忌送手巾),“无(不是)冬至也要搓圆仔(做汤圆)”(闽南风俗冬至吃汤圆,嘲讽贪吃、贪心)。你瞧,如此幽默风趣的语言,体现了闽南人多么伟大的智慧啊! 

52、闽南最著名的民间传说是哪个?答:陈三五娘故事流传千年,广泛传播于福建闽南、广东潮汕、台湾和东南亚闽南华侨聚居地区。福建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梧宅村是故事主人公陈三的故乡,至今还保留着陈三读书处“青阳室”、“倒榕”、“陈三坝”、“水槽”、“铁山宫”等遗迹。陈三五娘故事在村里历代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承千年。故事始于宋元期间发生在泉州和潮州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原型,并在民间广泛流传。明代文人将其编成小说《荔镜传》,叙南宋景炎间(公元1276~1277)泉州书生陈必卿与潮州王碧琚(五娘)冲破礼教自由恋爱故事。明代中叶有戏曲演出本《荔枝记》,明嘉靖丙寅年(公元1566)有刊刻本《荔镜记》,戏演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一见钟情,几经曲折,终成眷属。从故事原型、民间传说到戏曲、曲艺、民间唱本、长篇小说、舞剧、电影等,形成了陈三五娘故事的各种不同的文艺表现形式。 三、闽南物产及生产习俗 

53、闽南有一种茶闻名全国,它叫什么?它的主产地在哪里?答:闽南气候潮湿温暖,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因此自古拥有丰富的茶资源。闽南制茶业早在清代已经成型,并形成了庞大的茶区,包括安溪、晋江、南安、永春、漳平、宁洋、华安等县,主要出产青茶,尤以安溪的“铁观音”茶最负盛名。能有如此优良的茶叶,主要还要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安溪铁观音制作严谨,工序繁多,其成品工艺要经过凉青、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箕等工序。其中又尤以做青、炒青和揉捻最为复杂而关键。摇青与摊置相间进行,合称做青。摇青共5-6次,每次摇青的转数由少而多。摇青后摊置历时由短到长,摊叶厚度则由薄到厚。做青过后就是最为关键的炒青工序。炒青时火候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锅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冲泡的色泽和味道。再来就是揉捻、烘焙。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停止。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度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闽南繁复的制茶工艺除了手工摇、炒之外,还需要借助制茶工具。在闽南悠久的制茶历史中,聪明的闽南人自主发明了不少制茶工具,如网筛、茶磨机以及现代的炒茶机等等。 54、除了制茶业,咱们闽南还有一项历史悠久的农业产业,你知道是什么吗?答:与制茶业并列为闽南最强盛的农业产业的,是闽南的制糖业。闽南位于亚热带,气温、雨量、土壤等自然条件都极适合甘蔗的生长和蔗糖的生产。正是因为有此优越的条件,从宋代以来闽南都是我国重要的蔗糖产地之一。据史书记载,明嘉靖之前没有白糖,是泉、漳闽南人发明了白糖制造法。这是闽南文化对中华文化和世界的一大贡献。闽南的甘蔗品种,主要有竹蔗、田蔗、台蔗、外国糖蔗等四种。一般闽南蔗农广泛种植的是台蔗,它属爪哇品种,继台湾种植后传入闽南,以产量高、糖份足著称。闽南蔗糖的生产,是受出口贸易的刺激而发展起来的。其成品种类可分为赤糖、乌糖、白糖、冰糖、糖水、板糖等等。所生产的蔗糖,除本地消费一部分外,大多运销省外,以及通过厦门输出国外。闽南传统的制糖方法为手工制糖,以水牛为动力,拖带石车压榨。基本的制糖工序大体是这样的:在甘蔗即将成熟的十月间盖廍屋,每个廍屋的生产工具有石车一对、大鼎七口、大木桶五个(分别叫做上坐桶、沫仔桶、滤头桶、上清桶、下清桶),铁环一只、大叉一只、举斗二只、水桶一担、耳桶二只、糖槽一个等。制造的工序分红糖和白糖两种。如果是红糖的话,就要遵照如下步骤:由各廍脚按照抓阄之先后,挨次轮值日期到园,同牛婆一起将甘蔗剥皮去尾,用牛车搬运入廍,以石车碾出蔗汁。石车下放置木桶收汁,外接水管流到澄清桶中,用石灰去掉杂质。然后就进行熬糖的步骤,总共还要经过五次反复熬制,最终形成糖粒。最后移到糖槽中使糖松到一定程度,再装进竹篓,用竹叶包护起来,外面加麻绳捆住。如果是制作白糖也大同小异,只是要再转到成甘锅中熬制,然后转入落滤锅一次,等待稍微冷却后就变成了白糖。手工制糖工艺的优点是保证了蔗糖的浓度和新鲜,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费时费力,而且蔗汁损失达到30%,还常有污物混入,使得产出的蔗糖提炼不纯,色味不洁。所以后来随着各殖民地的机制糖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市场,闽南的蔗糖市场也就不可避免地逐渐衰落下去了。 

55、闽南人都管地瓜叫“番薯”,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什么地方又被戏称为“番薯县”?答:地瓜,在闽南话中称为“番薯”,这是因为它有外来“侨胞”的特殊身份。大约明代万历年间,泉州人从吕宋带回甘薯种苗,在晋江五都灵水乡一带试种。成功后大力推广,地瓜逐渐成为泉州府各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清初更由闽南传遍福建各地,继而传至陕西等省。由于地瓜甘甜又高产耐旱,一引入就为赈济闽南饥荒立下功劳,闽南人亲切地称其为“番薯”,以纪念其“侨胞”的高贵身份。尽管是“侨胞”,但番薯早已成为闽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甚至变成闽南人的标志,外地人就叫闽南语为“番薯腔”。闽南惠安县地多沙碛,旱地所占比例很大,主要种植地瓜,历史上有“番薯县”之称。每年地瓜收成后,除少量现食外,大部分加工成粉或切成条丝状或片状的“地瓜米”、“地瓜片”,以备常年食用。 

56、在闽南,忌讳吃鱼时翻面,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答:闽南人临海而居,渔业是大自然对闽南人的恩赐。闽南渔民在长年渔业生产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信仰和风俗,构成闽南渔文化的重要内涵。吃鱼不翻面,是为了避“翻船”的忌讳。小一点的鱼,渔民就整条夹在碗里吃;大一点的鱼,上面的鱼肉吃完了,得先把露在表面的鱼脊骨夹掉剔除,然后再吃下面的鱼肉。渔民们最担心的是不幸翻船落难,因此深深忌讳吃鱼翻动鱼身。闽南渔民还有祖辈相传的习俗——碗筷不准丢入海中,因为碗筷丢入海中,就意味着看不起渔家及他们从事的职业,丢掉碗筷也暗示着丢掉谋生的渠道。祭海神是闽南渔民每年最盛大的一个节日。相传是渔家先祖在打渔时遇难,神魂不散,常在海上显圣保佑后代,暗中协助导引,渔民为了表示感谢,就拜之为海神,约定每年农历七月廿九日在海边大祭海神。这一天,渔民尽量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结群涌向海边,在海滩上摆上祭品,有猪头三牲、清酒、红烛香火、各种山珍海味。海滩上扎起一些渔棚供祭海神用,一个接一个排列,浅海中的所有渔船一字排开停泊。申时一到,各棚主持人一声号下,渔民统统跪在沙滩上祈祷,烧金银纸。祭毕,按10人一桌开杯畅饮。这些祭祀活动往往是渔民出海前的心理准备与生产动员,同时也反映出渔民祈求风平浪静、渔丰平安的愿望。妇女随船出海捕鱼,也是闽南渔民独特的传统习惯。在我国漫长辽阔的海域渔区,凡是闽南渔船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闽南渔女矫健的身姿。她们不单在渔船上有煮洗等船务,而且像男渔民一样下舢舨,撑竹排、起网收绲等。这个传统的形成有其社会背景。清朝统治者不准渔民在陆上定居,禁止渔民与陆上人家通婚,渔家孩子也不能和陆上孩子一起玩。这就逼使渔家女只有上船出海这条路可走了。 

57、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疍民”,他们生活在哪里?答:晋代永嘉之乱后,北方汉族不断南迁,其中一些人进入闽中。但在这一时期,福建仍然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尤其是福建沿海一带,多为疍家人的天下。疍民古称“白水郎”或“泉郎”,他们生活在福建、浙江、广东沿海,以船为家,过着打鱼为生的生活。疍民的生活方式极为独特,以船为家、以海为家。他们很少吃肉,没有漂亮的衣服,一生在船上生活,漂泊于福建沿海各地。他们出没于东南各地的港湾,相互通婚,创造了独特的疍民文化。惠安、晋江一带的疍民,常穿着“讨海衫”,这是用荔枝柴汁或柿汁染成的暗红色粗布衫,具有不透水、耐穿、耐磨的特点,便于渔民外出捕鱼劳作,因此深受渔民的喜爱。逐渐地,这种暗红色的“讨海衫”成为闽南渔民的标志,代代相传。 四、闽南生活习俗 

58、闽南俗谚“一吃二穿”是什么意思呢?答:“一吃二穿”是“民以食为天”的闽南语翻版。祖祖辈辈的闽南人,都把“吃”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特的饮食口味和习俗,早已超越“吃”本身而形成深厚的闽南饮食文化。饮食,顾名思义,分为饮和食两个部分。就“食”而言,闽南美食又大致可分为小吃、海鲜、素菜、药膳四类,注重汤料的烹制,以清鲜、醇和、荤香、养生为特色。而“饮”的方面,闽南人对茶和酒情有独衷,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和酒文化。闽南小吃最能体现闽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堪称闽南饮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小吃的品种多样,尤以泉州地区最为丰富,比较有名的小吃就有蚝仔煎、烧肉粽、土笋冻、面线糊、润饼菜、牛肉粳、鲨鱼粳、鱼卷等等。还有一些著名的糕饼茶点如馅饼、贡糖(花生酥)等。关于这些小吃,闽南还流传着动人的传说。就拿润饼菜来说,传说在明代,泉州府同安籍的理学名宦蔡复一在外省任总督,勤于政务常废寝忘食,蔡夫人担心长此以往,丈夫会饿坏身子,便想出一办法:用面皮包上菜肴,让丈夫可以右手执笔,左手取食,既充饥又方便。这种可口方便的美食很快在闽南民间流传开来,泉州人亲切地称其为“润饼菜”。与小吃对应的闽南大菜,尤以海鲜著称,特别强调新鲜、清甜。最受人称道的,是以蟳、虾、鱼、贝烹煮的海鲜四宝。比较著名的菜肴如“干炸蟳盖”、“加力鱼炖白菜”、“爆炒香螺”、 “绿带蟳包”、“百子富贵虾”、“龙宫水晶”等。当然了,我们的老祖宗不仅爱吃,而且懂得怎么吃得健康。养生,是闽南饮食的一大要求,药膳在闽南美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最常用的补药是“四物”,即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药膳的菜肴是以食物和药物调配烹饪而成,药借物味,物借药力,发挥协同作用,起到食疗、食养的养生防病、保健延年的效果。最常用来制作药膳菜肴的食物是正番鸭、菜鸭母、鳗鱼、鳖(甲鱼)、乌骨鸡、童子鸡、猪脚及猪内脏等。而春夏之交、秋冬之交的每一个节气,皆是闽南人食补的最佳时辰。 

59、闽南人传统的泡茶方式必须倒掉头遍茶,这是为什么呢?答:闽南人爱茶成痴,“无茶不成礼”这句俗语充分说明闽南人世代积淀而成的独特的茶文化。闽南人将饮茶叫做“泡茶”,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闽南人喜欢喝乌龙茶,且以铁观音为上品,其次为黄旦。泡茶的技艺也十分讲究,有包括“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十多道技艺。除烫壶、烫杯外,第一遍茶是不喝的,全部倒入茶洗中,作为洗杯用。这岂不是一种浪费?非也。闽南有句俗语“头遍脚湿,二遍茶叶”。这是因为旧时制茶有道工序为“走脚球”,即将过了头遍火的茶叶装在布袋中,扎好布袋口,然后打赤足的人在上面踩,将茶叶踩卷起来,所以认为第一道茶是沾了脚汗。虽然现在机械制茶不存在此工序,但不喝头遍茶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喝茶也有讲究,称“ 啜茶”,与“啜酒”一样,细细品其味,其乐无穷。如果一口喝下,则会被闽南人笑为“牛饮”。而且一泡茶只冲泡四五次,就将茶叶渣倒出,重新烫壶、烫杯,再换新的茶叶冲泡。闽南人饮茶还有一种习俗,就是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以防“茶醉”。茶配一般是蜜饯、贡糖、花生糕之类的甜食,可以起中和作用,避免饮浓茶过量的不适。茶对于闽南人说,早已超越“饮料”本身而成为闽南习俗的一部分。见客上茶为闽南常礼,并形成了一些待客的茶俗,如应酬、婚嫁、寿庆、祭祀等,以茶为礼。一般待客要重换茶叶新沏茶,老友会面饮功夫茶以助谈兴,婚庆、节庆敬以甜茶等。 

60、除了琳琅满目的美食,闽南人平时的一日三餐又都是什么在唱主角呢?答:闽南人一日三餐,稻米是绝对的主角,通常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干饭。稀饭,在闽南方言中被称为“糜”。它又分有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稀的粥称“安糜仔”。闽南人对“糜”有着特殊嗜好,并发展出“番薯糜”和各式各样的“咸糜”和“甜糜”,如“芋糜”、“蚝仔糜”、“航仔鱼糜”、“鸭肉糜”、“绿豆糜”、“龙眼干糜”等等。地瓜是闽南人日常饭菜的另一个主角,所谓“番薯半年粮”,旧时闽南人贫穷,人多地少,稻米不够吃,只好将地瓜掺进去,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种地瓜为主的菜肴,如“番薯签糜”、烘番薯、番薯饼等。直至今天,闽南人的生活富裕了,可番薯依然没有离开饭桌,这不可不说是闽南人的“番薯情结”。闽南人嗜鱼,沿海鱼种类众多,又新鲜营养,一日三餐总少不了鱼肉下饭。闽南家常食用的大众化鱼当属巴郎鱼(学名圆鲹)和赤棕仔鱼。所有海味中“蚝仔”(即海蛎)是闽南人最喜爱的,它既可以做成多种小吃,如蚝仔煎、蚝仔面线等,也可以做成小菜,如蚝仔咸(即加上盐、酱油和青葱煮成的),还可以做成配饭的汤,如蚝仔仁汤等。闽南人平日吃得节俭,但每逢过年过节或婚庆喜事及亲朋迎来送往,则总要大操大办,隆重对待。请客吃饭一般都要有12道菜,有的甚至18道菜,而且一定要“头尾甜”,即首尾各要有一道甜点,以示始终甜美。至于年节的食俗,又有不同的规矩。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习惯要一道火锅,并要事先炸好各式各样的海鲜、肉类,到时放入火锅同煮。又如清明习惯要吃润饼菜;年初九“天公生”,民间要用米、面蒸制龟、桃、圆来祭拜天公后食用;上元、半年、冬至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立夏吃苋菜面;中秋节吃月饼、番薯、芋头;重阳节吃栗子糕。还有重阳、霜降、立冬要进补,有俗谚云“一年补趟趟,不如补霜降”,“一年补常常,不如补重阳”。如果不知道以上的这些吃的规矩,在闽南过节可容易被人笑话呢! 

61、咱闽南有句俗话,叫“吕洞宾,顾嘴无顾身”。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答:和令人眼花缭乱的闽南饮食相比,闽南人在衣着服饰上就突出了简单质朴的特点,“吕洞宾,顾嘴无顾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一方面是由于闽南人在观念上素有“一吃二穿”的思想,认为穿是给别人看,是炫耀,而吃才是实实在在饱自己的肚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闽南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并不需要特殊衣着来御寒。早年闽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穿木屐,妇女的木屐更会描一些图案修饰,还有的木屐做得如同高跟鞋一般,十分雅致。木屐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慢慢从闽南人的生活中消失。冬天闽南人极少戴帽。到了夏天,戴斗笠、草帽、凉帽的人就多了,妇女则多拿布伞。据说闽南妇女有出行以伞自遮之俗,起于明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治理漳州之时,这伞又有“含蕊伞”的美称。除伞以外,短裤、裙子、凉鞋等也是闽南人在炎热夏天不可缺少的东西。至于闽南妇女的首饰,喜用金银制造,尤喜金制项链,式样随时而变,早时缠足妇女还有以金银制环束于脚踝的风尚。直至今日,闽南妇女喜欢金链子的习俗依然如故。一到婚嫁的日子,新娘子要从头到脚戴满长辈亲戚送的金链子金手镯,一来衬托新娘的高贵,二来也表示对长辈亲戚的尊重和感谢,没有这些金饰,可是不成礼的! 

62、闽南有一种特殊的服饰,被称为“封建头,民主肚”,你知道是哪种服饰吗?答:这种特殊而美丽的服饰,正是闽南惠安女的传统服饰。惠安女服饰主要流行于闽南泉州惠安县东部的崇武、净峰等地渔村,以繁复的头饰和简约却不失风情的衣着在闽南独树一帜。对于这种“时尚”服饰,闽南人还有一种幽默的概括,叫“封建头,民主肚”。惠安女的上衣多为蓝青色的或素色细花的大襟衫,又窄又短,下摆一律为月牙形的圆裾,尚不及肚脐。下身多为又宽又大的黑绸裤,裤管有两尺多宽,裤头还有一段长长的裤腰,裤腰上系着五股或七股精细的银裤带。惠安女常把银裤带系得低低的,依垂在曲线鲜明的腰臀上,显得婀娜多姿。不管春夏秋冬,她们始终把肚脐裸露着,因此就有了“民主肚”的说法。而她们头晌则戴清一色崭新的黄笠仔。这种黄笠仔用细细的竹篾编织而成,尖顶上漆着金黄色的桐油,格外耀眼夺目。笠仔四边还要系上彩色织带,紧紧扣在下巴上,笠仔下面还包着一条美丽的花头巾,根据季节不时更换。如此繁复多彩的头饰,把惠安女的头包得严严实实,即使天气再炎热,她们也不轻易揭开斗笠,因此也就有了“封建头”的说法。

63、你知道什么叫“粗脚头”和“簪花围”吗?答:“粗脚头”是对闽南农村劳动妇女的一种特殊发式的俗称,她们盘结于在头上的发髻比较粗犷,发髻中还要编入红头绳作为点缀。这种发式主要分布在古泉州城的四郊,东至惠安洛阳,南至晋江青阳,西至丰州董埔,北至洛江双阳。它采用晋、唐以来的“结椎式”造型,经宋、元、明、清历代沿用并改进,是传统中原发式的沿承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泉州东郊蟳埔妇女从小就把头发留长,有的头发甚至长至脚跟。少女时(从13岁算起),始将秀发盘于脑后,梳理成束,用环形“髻塞”套牢成型,再用骨簪或银簪(俗称“骨搁”)穿过髻塞,将头发彻底固定。左右两边再插上钗、钹、插、小角梳等各色金银饰品。为了使发髻更为美观,闽南妇女还会在髻心周围对称地选几朵鲜花或绢花,用金银珠针穿插其上,更有甚者还将鲜花的花苞、花蕾穿成花串,以发髻为中心围绕于脑后,俗称“簪花围”。远远看去,整个发式花团紧簇,色彩缤纷,美不胜收,将闽南少女的爱美之心表露无疑。20至35岁为青中年期,这时发式就更讲究花饰的高贵典雅,往往呈现出盛妆。中老年后大多较少头饰,以简便为主,只在庙会或节庆时多插点头饰和鲜花。如今这种传统发式还在泉州中老年妇女中保留着,特别是浔埔一带的渔家女仍然热衷于梳理起美丽的“簪花围”的“粗脚头”。 五、闽南交通与建筑 

64、泉州开元寺的古船馆内陈列着一艘巨大的古船,你知道它的来历吗?答:1974年,泉州后渚港出土了一艘南宋海船,这是当年轰动中外的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该船残长24.20米,宽9.15米,深1.92米,随船还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和香料、药物,后被移至开元寺里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陈列。可不要小看这艘南宋古船,它见证了闽南几百年来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达。闽南境内河流蜿蜒,东南更临着浩瀚大海。因此,很久以前,闽南先民——闽越人就已过着“以舟为车,以楫为马”的生活。闽南人熟悉水性,拥有先进的航海造船技术,很早就开始了海上交通与贸易。特别是在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泉州的刺桐港一跃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两个最大的港口。13世纪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还发出由衷的赞叹:“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繁忙的海上交通,自然需要大量的船舶,而闽南造船业亦随之兴盛。船只之庞大,设计之科学,木料之牢固,都在当时称雄全国。现在陈列的南宋古船正是闽南船业的一个缩影。从这条宋船考证出,现代船只的“水密隔舱”技术,就起源于闽南造船工人。这一技术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宋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和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显示了闽南文化在鼎盛时期的辉煌文化。

65、什么叫“福船”?答:福船,即福建所造的船,是我国古代技术最为先进的海舶。它是一种尖底海船,利用水密隔舱技术,利于破浪,以安全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 “海舟以福建为上”,“福船”在宋代已是全国一流的船只品种,宋代吕颐浩在《论舟楫之利》中就说:“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而到了明代,福船更是成为我国水师的主要战船。福船分战船、册封舟和民船三类。战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多用船力取胜。戚继光抗倭,大福船便是其主力战船。册封舟即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官船,技术性能最好,十分坚固而且速度很快。民用船有大钓槽、盐船、渔船、剥船等型号,技术也十分高超。特别到明后期,有些民船质量甚至超过官船,出口外国。 

66、闽南人早期的出行交通工具就只有福船吗?答:当然不是。闽南近海有舢板、双桨、濶头等小船。江、河有善行险滩的鸭母船、渡船、竹排等等。陆路上的交通工具多为竹轿、凉轿、藤轿和暖轿,当然也少不了婚嫁时的花轿。旧时厦门、泉州设有专门的“轿馆”或“轿班”。闽南农村则多见牛车、马车、骡车,还有一种人推的独轮车。双轮的板车和黄包车则是晚近才大量出现。 

67、你知道“天下无桥长此桥”指的是哪座桥吗?答:建筑向来被称为石写的历史、凝固的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通常我们把建筑分为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闽南传统的公共建筑有桥、塔、庙、城堡等,民居建筑有土楼、红砖大厝、番仔楼等。宋代闽南经济繁荣,交通也十分发达,修建了一批留传至今的伟大桥梁,堪称那个时代中国的标志性工程,当时人称“闽中桥梁甲天下”。仅泉州晋江县,建造各类石桥42座之多。最长的安平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13年竣工。桥宽一丈六尺,361座桥墩,桥面用5-6条花岗岩石板架设,每条石板长度8-11米,宽与厚0、5-1米,重达5吨以上。建造时据说是利用潮汐的涨落,控制运石船的高低将一条条沉重的石板架上桥墩,工艺技术堪称当时世界一流。它是我国古桥梁中首屈一指的长桥,长达811丈,合5.4华里,俗称“五里桥”,被赋予“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直到1954年郑州黄河大桥才打破共800年的全国纪录。除了安平桥,人称“三绝”的洛阳桥同样是闽南人的一大壮举。洛阳桥比安平桥建的年代更早,北宋皇祐五年(1053)动工,嘉祐四年(1059)筑成,费时7年,全部由花岗岩筑成。它首创“筏型基础”以建桥墩,又因地制宜种植海蛎以固桥墩,是我国古代造桥工程的重要发明。初建时有桥墩46座,桥长360丈,合1公里多,宽1丈5尺,工程之艰巨浩大,人称一绝;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襄时任泉州太守,主持洛阳桥的建造并自撰自写绝妙好词《万安桥记》,人称二绝;碑字书法艺术及碑文之精雕,是第三绝。宋代闽南人的又一伟大建筑,是迄今仍屹立在泉州开元寺的东西两石塔。西塔名“仁寿塔”,原为木塔,屡次灾毁。绍定元年(1228)始改建石塔。十年完工,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通高44米。西塔落成第二年建东塔,也是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高48米多,塔平面对称,两边宽18、5米,号“镇国塔”。两塔历经七百多年风吹雨打、地震撼动,仍然屹立高耸,没有倾斜变形,可见其建筑之牢固。 

68、你见过闽南的红砖大厝吗?答:“厝”是闽南人日常居住的场所,自然也是闽南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闽南人对“厝”的重视,从地名上就很容易看出来,方言中经常以带“厝”字的词语来作地名,比如金厝、陈厝、何厝、曾厝安等。除了地名,闽南人对“厝”的深情还从极具闽南传统特色的“大厝”建筑上表露无疑。闽南的大厝,是从早期一字形的“三间起”或“五间起”发展起来的。所谓“三间起”即三开间,中间为厅,两侧为卧房,左卧房为正房,俗称“正身”。若不够用,再于“正身”两旁各增建一间较正厅稍低的房,称“护龙”,即成五开间。这种建筑一字排开,称为“一条龙”。“一条龙”向前加盖左右护龙,作仓库、厨房之用,中间空地作庭院,前边砌院墙、门,就成为三合院式的闽南大厝最基本的形态,俗称“一进一落”。有的大厝还有数进数落,气派非凡。由于闽南有高品质的红土,可烧制出色彩鲜艳、永不褪色的红砖,把它使用于民居建筑上,异常牢固美观,因此多为闽南大厝所采用。红砖民居是中国民居中最漂亮的一种,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灰雕、彩绘、泥塑、瓷塑等建筑装饰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坐落于泉州南安官桥地区的蔡资深故居是享誉盛名的闽南红砖民居的代表,是规模宏大保留完整的典型的闽南民居建筑群。蔡氏古民居建于清咸丰年间,属于典型的闽南大厝,面阔为五开间,两进或三进,有的左右带两排护厝。一律青石墙脚、红砖墙身,还有红瓦顶和燕尾脊。整个建筑群,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00多米,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包括住宅、书堂、宗祠等,自成体系。其中的木雕、石雕、砖雕、彩塑等表现了闽南工匠的高超技艺,其内容又反映出印度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南洋文化和西洋雕塑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融合和交流。 

69、你知道泉州中山南路、西街、东街沿街的楼房又称作什么吗?答:闽南旧时的街市建筑多为商住两用。每户、每座的基地狭长,彼此壁壁相连,比邻而居。最具特色的便是临街的骑楼。骑楼来源于廊房,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顾客、游人以及业者均可在骑楼从事各自的活动,形成了闽南建筑中的一个特色。这种建筑在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至今还可以看到。骑楼在泉州又叫“五脚架”,在台湾叫“亭仔脚”。如今在泉州的中山南路、西街、东街的沿街楼房依然留存着传统骑楼的风貌。 

70、咱们闽南有一种建筑,曾被美国人错当成导弹,你知道是什么建筑吗?答:上世纪60年代,美国卫星探测到闽西南山区有一些奇异的巨大圆形物体,怀疑是神秘的导弹设施,立即派专家到实地考察。到了闽南漳州一看,原来只是一种奇特的民居,福建土楼从此声名远扬。土楼指分布在闽南和闽西山区那种具有防卫功能,并且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多层民居建筑。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大的土楼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闽南土楼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弧形、八角形、曲尺形、五凤楼等几种,大量的是方形楼与圆楼。内通廊式主要是闽西客家土楼,单元式主要是闽南土楼。福建土楼民居近2000座,仅南靖县就有1300多座,堪称土楼王国,也是全国土楼最多的地方。闽南具有代表性的土楼有: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华安的二宜楼等。 六、闽南家族 

71、闽南宗族文化指的是什么?答: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百姓多是聚族而居。闽南早期为中原移民社会,为了安全更是聚族而居。家族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形成了一些规矩制度,形成了宗族制度文化。这些产生于封建社会的宗族制度文化,自然是充斥了封建纲常理念。“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解放后被批判被禁止,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了解。但是,当一百年后回头审视宗族文化时,我们发现,我们在泼脏水的同时,连孩子一起泼掉了。传统宗族文化还有许多珍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依然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寻根谒祖、修谱续谱、缅怀先贤、追远报本等等。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进台湾同胞、海内外华人对祖国的向心力,对于培养青年一代感恩、宽容的品德,都有着深远的、不可估量的意义。应当一分为二,剔除宗族文化中“三纲五常”的糟粕,传承续谱寻根、追远报本的优秀传统。 

72、什么叫“追远报本”?答: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任何一个人、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根、自己的源。“我从哪里来?”是一个人类与生俱来的问题。在宗族文化中,追溯自己遥远的祖先,自己生命的本源,怀念和铭记列祖列宗开基创业的艰辛,感激他们,泽被子孙后代,则含有“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理念。想当年开基祖从中原来到闽南,不但一路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到了这里,更在天灾、战乱、瘴气等等恶劣环境中,筚路蓝缕开创了闽南金三角。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时时感念他们,不忘当年挖井人,才会懂得“惜福”。“追远报本”,这是做人的根本,理当代代相传。 

73、为什么族谱又叫谱牒?答:谱牒,谱指族谱、家谱,牒,指皇家玉牒。过去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修谱的。最早只有皇家怕人家冒充,专修玉牒,记载皇子皇孙的传嗣。后来王公贵族为了显示他们宗族血统高贵,就开始修家谱、族谱。到了宋代,就有更多的官宦富贾、诗书人家开始修谱。明以后,修谱就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现今闽南看到的族谱、家谱,几乎全是明朝以后修纂的。国家有国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族谱,三者构成中国历史一个完整的典籍系统。 

74、闽南家庭的“做祭”也是宗族文化吗?答:闽南宗族文化中,对祖先的怀念与感恩仪式,有三种祭祀。首先是家庭的“家祭”。陆放翁有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祭的是父、公、祖三代祖先,一年有两个“祭日”:“生祭(生日)”、“死祭(亡日)”。此外大年卅、元宵、七月十五、中秋、冬至都要有祭祖的程序。曾祖父以上,牌位要送入族中祠堂,每年的元宵、冬至在祠堂举行“族祭”,闽南话叫“敬祖”,即春秋二祭。德高望重,连外族也钦敬的先贤,则举行公祭,一般择其生日或逝日,如爱国英雄陈化成将军。 七、闽南教育 

75、你们知道闽南第一进士是谁吗? 答:闽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是欧阳詹。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被称为“闽学鼻祖”。欧阳詹(756—800),生于晋江潘湖村。他年少聪颖,爱好读书和写诗作赋,与“隐者”罗山甫等在家乡读书,后到泉州城北清源山、城东南吟啸桥攻读,其后又随其母到南安高盖山白云书室读书,还到莆田求学五年。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因而学问日增。唐贞元二年(786)他北上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高中进士第二名,与著名文学家韩愈同榜,世称“龙虎榜”。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开发较晚,闭塞落后。从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到唐德宗贞初年这180年间,闽南地区竟没有一人中进士。欧阳詹因此成为闽南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对福建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后,闽南士子受到极大的鼓舞,向学风气大盛,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日益增多,历代登科者不绝于途。欧阳詹一生才高学博,著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颂、论、序等各种作品共140多篇。他的作品文情细腻,文学素养很深,艺术成就很高,为“海内所推重”。现位于泉州市第三医院内的“不二祠”,是后人为了纪念欧阳詹而建的家庙。里边供奉的欧阳詹塑像,高丈余,衣冠庄严。龛额上的木匾刻有“不二”两字,所谓“不二”是指专心不二的意思;另有欧阳詹系闽南人第一个进士,堪称独一无而二的说法。因此,闽南人将欧阳詹的祠堂尊称为“不二祠”。 

76、你知道泉州历史上出过几个状元,又有多少进士吗?答:闽南地处东南海疆,开发晚于中原。中原文化在闽南的传播和发展,当在两宋时期。其时,理学南传,闽学形成,闽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被称为“理学名邦”、“海滨邹鲁”。作为闽南文化最早也最繁盛的中心,泉州人在传统科举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历代以来,泉州中进士者唐代15人,五代9人,宋代862人,元代3人,明616人,清268人。以宋代为最多,还出了2名状元,8位榜眼。平均唐代九科中1人,明代每科中4人,清代每科中3.5人,而北宋每科8人,南宋更达15人。绍兴六年(1136)一科晋江县中30个进士,创造中国历史上一个县一科中进士人数的最高记录,可见泉州文风之盛。 八、闽南名胜 

77、你知道哪座山享有“闽海蓬莱第一山”的美誉?又是哪座山创下了石刻之最?答:闽南地处丘陵地带,山川虽然没有五岳那么巍峨,但也是钟灵俊秀,别有情致。特别是坐落在沿海地区,更是有独特的山海交融,气象万千的景观。比如曾被元人赞誉为“闽海蓬莱第一山”的泉州清源山。清源山又名北山、泉山、齐云山,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公尺,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正所谓“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清源山尤以多奇石和清泉著称。清源山右峰峻峭,中峰巍峨,左峰迤逦。层峦叠嶂,壑深洞幽,曾以三十六洞天名其精华景物,如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赐恩岩、五台岩、南台岩、龟岩、狮岩、蜕岩和清源洞尚保存原貌;巢云岩、寒山岩、紫泽洞尚有遗迹。这些岩洞,或妙景天成,或人工雕造,都各具特色,各臻其美。尤其是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君岩,位于左峰罗山、武山下,宋代天然岩石雕成的老君坐像,高5.1公尺,造型生动、刻工精巧,是我国现在最大道教石雕像。清源山的泉有一百多眼。著名的叫“孔泉”,也称“虎乳泉”,清泉从一斜卧大山石孔隙中迸出,细流清清,常流不绝。清源、泉山因此得名。弥陀岩侧的“泉窟观瀑”,在雨季会呈现“虹雨千层吹不断,琉璃万斛涌还多”的壮观景象。清源山还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历代文士、武将、高僧、权贵游山,留下400方碑刻和崖刻。北宋米芾的“第一山”,明将俞大猷的“君恩山重”,现代高僧泓一法师遗墨“悲欣交集”,备受景仰。曾在清源山上结庐读书而成就颇丰的有唐代的欧阳詹、林蕴、林藻,明代的李光缙、王慎中、顾碧一等。在清源山修行和羽化道长、高僧也不乏其人。又比如位于泉州南安境内的九日山,早在西晋太康九年(288)就建有福建省第二座、闽南地区第一座佛教禅林延福寺,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僧人信众前来朝拜。这里曾有三十六胜迹,是被誉为“一似桃源隐,将令过客迷”的名山。更重要的是,九日山上有数不胜数的前人留下的石刻,所谓“山中无石不刻字”,创下了石刻之最。据统计,现存摩崖石刻76方,其中宋刻60方、元刻6方、明刻9方、清刻1方,分布于东、西两峰,内容涉及景迹题名、登临题诗、游览题名、修建记事、海交祈风等。其中,尤以海交祈风石刻最为珍贵,这些祈风石刻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祈风石刻共有13方,记载自南宋淳熙元年(1174)至咸淳二年(1266),泉州郡守、市舶司等地方官员在春、冬海舶往返季节于九日山昭惠庙举行祈风仪式的史实,是研究宋代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贵史料,也是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78、你知道 “泉南佛国”指的是哪里吗?答:闽南的宗教信仰历来众多,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和谐并处,宫庙林立。其中不少寺庙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准,成为全国闻名的名寺。比如在被称为“泉南佛国”的泉州,就拥有举世闻名的开元寺。开元寺,是闽南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建筑最华丽、珍贵文物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寺庙之一,也是这个“泉南佛国”的“镇国”之宝。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初名“莲花寺”,738年改为开元寺。全寺占地7万平方米。整座寺院以山门、大雄宝殿为中轴,殿后依次有甘露戒坛、藏经阁等房舍500余间。其中尤以大雄宝殿最为宏伟壮观。开元寺大雄宝殿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殿内并排塑有五尊巨大的佛像。它属于密宗,在全国各寺院的大雄宝殿中供奉五尊佛像的极少。二是殿内拱顶刻有二十四个彩色飞天的“飞天乐伎”。三是殿内有三人合抱的大石柱86根,数目之多,亦属罕见。除了开元寺以外,泉州还保存着独特的伊斯兰教寺庙。位于泉州涂门街的清净寺,又名麒麟寺,阿拉伯名艾苏哈卜大寺,即圣友寺。它是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形式而建。其建筑造型精美,形制奇特,结构别致,异域风格浓郁,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独具典型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国内罕见的石结构清真古寺。此外,闽南还有草庵的摩尼教遗址,祭祀海峡两岸医药神吴真人的慈济宫,奉祀海上女神妈祖的天后宫等等。 九、闽南风俗 

79、你知道元宵“钻灯脚”是怎么回事吗?答:闽南民俗庞杂繁绪,主要有三类,即人生礼俗、岁时节俗和民间禁忌。其中,人生礼俗是影响每个人一生最为重要的一项,一般指人的出生、冠礼、婚姻和丧葬之俗。就“出生”而言,就有形形色色的习俗活动。为了早日生育,闽南人家中的年长女眷往往会带领未孕的女子前往寺庙参拜 “注生娘娘”。源于蒙古族的南安市丰州镇的燕山黄氏族人还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让已婚未生育的妇女到灯会高挂的灯下穿来穿去,称“钻灯脚”。之所以要钻灯,正是取“灯”与“丁”谐音之意,寄托得子添丁的希望。 

80、为什么在闽南,婴儿要“洗三旦”、“过度脐”?到了婴儿诞生,必须举行一系列隆重的庆生礼俗,其中,做三旦、满月、四月日及周岁酒(又称“度脐”)等,都是最重要的仪式。首先,婴儿诞生的第三天要“洗三旦”(又称庆“三朝”)。备油饭(用糯米和香菇、猪肉、大虾烹制而成的糯米饭)、全鸡、酒菜祭神、拜佛、敬祖先;以豆腐、肉、鸭蛋、韭菜、油饭、酒菜祭床母,祈求她庇护婴儿。还要将油饭、全鸡、瓮酒、红米圆等送往外家,称为报酒。同时也将油饭送给媒婆和亲友邻里,以示答谢和庆贺。收到油饭的人家要留下一小部分“油饭头”(即面上的部分香菇、大虾、猪肉),同时放一些生米在装油饭的红漆盘内,上面放一小张红纸或压上红包,俗称“压盘”,并向主人家说:“让婴儿头壳硬”,即祝贺婴儿健康成长的吉利话。至于做满月,则在婴儿诞生一个月时进行。闽南人对做满月尤其看重,外婆要送给外孙从头到脚的穿戴,俗称“送头尾”,而父亲则要设宴请亲友。婴儿的周岁称做“度际”、“度脐”,又是一次大的庆贺活动,宴请亲朋好友。从求子到庆生的一系列礼俗,足以说明闽南人对下一代的重视和殷切期望。 

81、闽南的新娘子要进婆家的门,要经过不少“关卡”,你知道都有哪些吗?答:闽南传统婚俗分为“提字仔”(即男方提亲)、“吃定”(即定亲、定聘)、“送定”(即送聘金聘礼)、“送日头”(即确定婚期)以及“迎娶”、“做客”几个过程。其中,“迎娶”是最为注重的一道礼俗。一般在婚期前夜或当日清晨,男女双方都要在各自家里举行“上头”成年礼。女子要请“好命人”用结实的纱线绞去脸上的汗毛,称“开脸”。男女都要将童孩发式改梳成成人发式,穿上礼服。迎亲的队伍一长溜,有花轿队(新娘轿、媒婆轿等)、彩礼队、锣鼓队、亲友队等,新郎骑马,沿途鸣放鞭炮,一路吹吹打打到女家。在迎新娘上轿前还有“打门娶新娘”的习俗,即由媒人三次敲门才能迎得新娘上轿。新娘离开女家不远时,要从轿上扔下一把扇子,称“放心扇”,意在让父母放心。花轿到达男家,新娘还要经过不少“考验”才能进婆家,比如“踢轿门”,即新郎抬脚猛踢轿门三下,意即吓一下新娘,以镇住新娘做乖媳妇。“摸柑”,即让小姑捧上甜茶,再捧上桔盘,让新娘触摸柑桔(取“柑”、“甘”谐音),寄寓今后夫妻生活圆满之意。然后还有“三牵出轿”,新郎牵新娘出轿时要三次牵起、坐下反复后才可以出轿,意即让新郎体验新娘的骄娇二气,以增添新娘的贵气。再来就是“遮米筛”,即将置于花轿后面的米筛由男方家人举在新娘头上,而后踏瓦、过炭火,意在驱魔避邪,最后踏进大门。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但新郎新娘都必须认真对待,整个仪式中燃放鞭炮,热闹非凡。新娘入厅堂后与新郎并立行三拜大礼,俗称“拜堂”。然后由媒人手捧花烛导引新郎新娘入洞房,并坐床沿,俗称“座床”。到这时新郎才可以为新娘揭帕,称“揭头盖”。成婚的当晚,男家设酒席宴客,称“喜酒”。第二天黎明,新郎新娘要身穿礼服、凤冠,到厅堂,在鼓吹喜乐声中,先拜祖先,然后依次与诸亲属相见,古礼称此为“庙见”。到此时婚礼才算是基本结束。 

82、什么叫“过山轿”?为什么在闽南葬礼中,“大出山”最为隆重?答:“过山轿”,特指闽南丧礼上为死者所做的一项仪式。丧礼作为人生礼仪中的最后一次,被闽南人视为最隆重、最庄严的仪式。即使家境再为贫穷的人家,也要在亲属死后大办丧礼。自古以来,闽南民间对丧葬的礼仪风俗一般有下列程序:移厅、初丧、入殓、停柩、出山(出殡)、入土(下葬)、守孝(居丧、服丧)、祭祀、拾骨(拾骸)。其中尤以初丧和出山为重。病危者断气死亡(称“过身”),进入“初丧”。届时要设灵堂、报丧,灵堂设在正厅的要先“净厅”。在水床(也称“过身床”)的死者盖天地被,用白布蒙面,脚后供米饭一碗,上面插一双筷子,鸭蛋一粒,俗称“脚尾饭”。点上油灯一盏或白蜡烛一支,俗称“长明灯”。入殓之前,香火不能断,早晚皆要烧纸钱(冥纸)。大门外边摆上一顶半人多高纸糊的轿子,俗称“过山轿”(男性过山轿为绿色红顶,女性过山轿为白色红顶),轿前面有纸做的轿夫。出殡又称“大出山”,是葬礼中最为隆重的环节。出山之日,亲友陆续到齐,送来赙仪(称金银礼)。丧家亲属披麻戴孝,穿着丧服,送葬的亲友多以白布扎在左臂(也有用白手帕、白纸花、小鲜花戴在胸前)。临“出山”的时刻,孝妇孝女手抚棺木痛哭,叫“哭棺材头”,一直哭到棺材绑上杠才结束。孝男等则伏于棺侧痛哭。时刻一到,棺材抬出门,称“转棺”。接着举行“起柴头”的祭仪,也称“启灵”,即送棺山葬之祭。接下来举行钉棺盖“封钉”仪式,再“绞棺”(用粗绳把棺材缚于“独龙杠”),而后起行。出山的队伍走过闹市街之后,孝男要跪在路旁向送葬的亲友叩头拜谢,请送葬的亲友止步,俗称“谢步”。 

83、你还记得小时侯时常哼唱的那首“正月歌”吗?答:春节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对闽南人来说同样如此。有首闽南人耳熟能详的“正月歌”,生动反映了闽南人过春节的情形:“初一早、初二早(早起拜年)、初三睏到饱(闽南民俗新丧人家这日要烧纸床给亡人,忌生人到,故一般人不互访),初四神落地(神灵自天上回到人间,要烧纸钱接神),初五隔开(春节拜年到此基本结束,告一段落,故言隔开,商家这日则开店迎五路财神,故初五又称“天神下降”),初六壅肥(浇肥),初七七元(古俗要吃七样蔬菜),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玉皇大帝生日),初十有食(即初九祭天公的食品今日再吃),十一请女婿,十二返来拜(女儿回家拜年),十三吃安糜(稀饭)配咸菜(钱花光了,只好省吃俭用),十四结灯棚(准备上灯),十五上元暝(上元夜),十六拆灯棚(节终)。”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闽南又称“上元”(古时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是可与春节媲美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在外的游子无论身处多远都会尽量赶回家团聚。这一天家家户户吃汤圆,取人月均圆之意。因古时女子平时不出闺门,唯有元宵节允许出外赏灯游玩,到寺庙烧香许愿,有情男女借此机会约定相见,因此元宵节又被视为“情人节”。元宵节最为热闹的就是灯会和迎神赛会等活动。灯会除了有灯展、猜灯谜外,“闹花灯”也吸引不少人。闹花灯各地有不同的风俗,有舞龙、舞狮,还有各种艺阵游街,沿途不少市民举着自己做的各式花灯加入,热闹非凡。 

84、近两年元宵节泉州天后宫都举办了隆重的“乞龟”仪式,你知道“乞龟”是怎么来的吗?答:元宵 “乞龟”的习俗,在闽南一带曾经十分盛行。所谓“乞龟”,就是各寺庙宫殿高烧大烛,供台上摆放着善男信女奉还的和新“放生”的红米龟、米糕龟、鸿片龟,还有用糯米特制的龙头大龟。有的大寿龟有饭桌大,规模相当壮观。“乞龟”的人,先烧香跪拜,然后许愿“卜杯”。乞到的小龟可以当场取走,一般不超过两个,乞到的大寿龟,要等十六过后才能请回,并要登记在寺庙特设的帐薄上,写明来年还愿的数目。同时在寿龟上插上标签,书写所乞者姓名、还愿数。如果后来人看中此龟,可加还愿数乞得此龟,实际上已类似于拍卖行的竞标。在竞相争得大寿龟中,也将元宵气氛烘托到高潮。近两年来,泉州天后宫在元宵节都举办了乞龟仪式,由澎湖乡亲亲手制作特大号米龟,在两岸都引起了轰动。 

85、你知道闽南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什么精彩项目吗?答: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闽南除了吃粽子,最热闹的要属“赛龙舟”。端午当日,沿海的群众利用舟楫和天然水域,举行龙舟竞渡比赛。除了赛龙舟,还有精彩的“水上抓白鸭”,即取一根约2丈长的笔直的大杉木,刨得精光溜滑,上边还需涂上油,高架于水面,另一头悬一笼子,内装一只白鸭。要求参赛者徒步从杉木一头走到系白鸭的一头,打开笼门让鸭子落进水中,再纵身入水捉鸭,以抓住鸭子为胜。参赛者要求有敏捷的身手和高超的游泳技术,随着参赛者纷纷滚入水中,总会引发观者哄堂大笑。 

86、到了年末的立冬和除夕,闽南人对“吃”就特别有讲究。你知道有哪些讲究吗?答:立冬是24个节气之一,在每年11月。当太阳过黄经二百二十五度,时序开始进入冬天,所以叫立冬。古谚云:“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由于冬至之后,气温将进入一年最冷的时段,此时进补,最能御寒。因此,闽台民间还普遍流行“补冬”的习俗。闽南冬至进补的食俗,除了鸡鸭鱼肉之外,最看好的是“红焖狗肉配烧酒”。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以种种方式来辞旧迎新,特别讲究合家团聚、吉祥如意。闽南在除夕要摆上丰盛的菜肴酒席,由家长拈香,向列祖列宗跪拜,恭请祖宗降临饮宴,并保佑合家大小平安。然后撤去筵席,“围炉”吃年夜饭。闽南有句俗谚“年兜不回家无某(妻)”,就是要求在外务工的人一定要回家团聚过年。年夜饭的菜肴是一年中最丰富的,并各有象征意义。如只能吃鸡,不能吃鸭。因“鸡”与“家”闽南话谐音,食鸡表示“起家”,寓意家运昌兴,而“鸭”与“押”谐音,有“在押”不祥之兆。此外,大家要吃长年菜(即芥菜或菠菜),以示长寿,幸福绵长之意,而吃韭菜表示长长久久。吃菜头(白萝卜)寓意有“好彩头”,吃蚶有发财之象征(因古时以贝壳作钱币)。还一定要有一条全鱼,但这条鱼不能吃,整条留下来,以示年年有余。最后一道菜是甜品,表示今后的日子一甜到底。 

87、你知道为什么不能将筷子插在饭碗的米饭中?有几种树是忌讳在庭院内种植的?答:咱们闽南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也有千奇百怪的忌讳。如果不了解这些忌讳,破坏了“规矩”,就会被视为对闽南人的不尊重。在闽南人家里吃饭,将筷子插在碗里的米饭中,会被看作是很不礼貌的事情。这与闽南民俗中“拜脚尾饭”的丧俗有关,闽南人习惯在丧礼上供奉一碗米饭,上插几柱香。一旦在吃饭时插筷,形同在葬礼上“拜脚尾饭”,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除此以外,父母从小就会教导孩子吃饭不能留碗底,否则男孩子长大了会娶麻脸婆,俗称“猫某”;女孩子则会嫁麻脸丈夫,俗称“猫翁”。上菜的数目,闽南人也有一番讲究,比如不能在桌上摆六碗和九碗菜。因为六碗被视为是“活祭”,有俗语说:“六碗摆,押去台(杀)”;九碗菜,“九”字与闽南话的“狗”同音,被视为“狗饭”,同样是一种忌讳。在起居上,规矩也不少。比如旧时大厝建造时禁忌很多,房屋坐向忌朝北和朝东,尤其是店铺,一般是坐北朝南。俗话说:“朝南,赚钱一世人(一辈子);朝东,剥空空;朝北,蚀本又脱壳;朝西,赚钱没人知。”又如盖房子要前低后高,忌前高后低等。同时也忌在庭院内种植香蕉树、榕树、芭蕉、芒果。传说因香蕉无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树被视为神树(因它树龄最长),种在家庭小院是对神的不敬;种芭蕉会招“祸”;种芒果会亡人等都属不吉利。在与闽南人交往时,还有一些特别的禁忌,如果忘了遵守,就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比如,忌以手巾、扇子、剪刀、雨伞送人。手巾的“巾”闽南话与“根”同音,俗话说“送巾现断根”,有断交之意。时至今日,闽南人办丧事事后送手巾或毛巾给吊丧者,其意与死者断绝来往,魂魄再不找生前好友。而扇子的“扇”和雨伞的“伞”字,在闽南话中都与“散”字同音,意即朋友之情从此就散了,因此也是万万不能拿来送人的。 十、闽南民间信仰 

88、闽南随处可见“天后宫”和“慈济宫”,你知道供奉的是哪两位神圣吗?答:闽南随处可见的“天后宫”、“慈济宫”,供奉的是闽南最重要的两位乡土神明——妈祖和保生大帝。 “天上圣母”即俗称的妈祖,又称天妃、天后等,福建莆田湄洲岛人,俗名叫林默娘。相传生于宋太祖建隆年间的三月二十三日,卒于雍熙年间(960-990)。据说默娘生来就不会啼哭,并有预测风云等异能。由于湄洲岛的百姓多为渔民,默娘的父兄也是,默娘每每立于海边等父兄返港,并提灯为渔民指引航向,得到乡民的爱戴。有一天风雨大作,默娘义无返顾到悬崖边为海上危急的渔船领航,结果不幸被风浪吞没。尽管默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每当渔民在海上遇到危险时,仍能隐约看到她立在船头领航的身影。感激于默娘的恩德,人民开始为其筑庙,将其奉为渔民的保护神。宋庆元二年(1196),泉州建妈祖庙,宋宣和五年(1123),朝廷赐庙额“顺济”,之后开始不断进封,宋明元清四代共有14位皇帝为妈祖册封达28次,尤其是至元十五年(1278)八月十四日,林默娘以“泉州神女”获封“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成为专职海神。至清代施琅平定台湾后,“以将军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奏,特封天后”,最后一直升级到“天上圣母”。此时妈祖信仰已遍及我国东部沿海及山区。郑和下西洋后,妈祖信仰更随着移民传播到南洋各地。如今,闽南一带的“天后宫”、“顺济宫”比比皆是,都是主奉妈祖的庙宇。尤其是泉州天后宫,被两岸信众奉为“祖庙”,所奉祀的妈祖,被两岸信众尊称为“温陵妈”, 每年三月二十三妈祖生日,沿海的妈祖庙都要举办盛大的迎神活动,有些活动甚至在海上举行。 “保生大帝”俗名吴夲,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卒于宋景佑三年(1036),是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人(原籍安溪)。相传他一生不进荤食,终生不娶,以行医为志。他医治的病人不分贫富贵贱,按病投药,许多奇疾怪病,无不药到病除。相传有一次泉州知府大办寿宴,为巴结吴真人这位名医,专程派出官员带着花轿要载他赴宴。吴夲淡淡地回绝了,继续赶往穷人家中治病。后人为了纪念他重贫轻富的高尚品质,就在知府花轿停下之处建起一座“花轿宫”,后成为供奉保生大帝,弘扬其慈济精神的主要宫庙,至今香火鼎盛。在一次为病人上深山悬崖采药时,吴夲不慎坠崖身亡。乡人为感激他的无私恩德,为他塑像建庙于出生地白礁和行医处青礁。百姓遇有疾病,常到庙中求药,也都能一一痊愈,神绩更显灵验。至南宋时期,吴夲的影响力已逐渐扩大到整个闽南地区。宋乾道二年(1166),宋朝皇帝赐其庙额“慈济”。到了明代,吴夲又得到四次册封,直至“保生大帝”。民间则多称为“吴真人”、“大道公”。如今“慈济宫”除了在白礁和青礁的两座祖庙外,还在泉州、漳州、厦门乃至台湾拥有众多分庙,香火鼎盛。泉州市区中山南路西畔花桥亭的花桥真人庙即花桥慈济宫,民间简称“花桥宫”。相传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泉州流行瘟疫,死者相继,吴夲急率弟子,前来救治,活人无数。吴夲逝世后,人们感念他的功德,特地在他当年悬壶驻足之处——花桥亭的一所客栈,立庙崇奉,成为闽南地区兴建于绍兴年间的崇奉吴真人的三大名庙之一。保生大帝成为与妈祖齐名的闽南最普遍、信众最多的神明。 

89、“普渡”,是闽南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节日,你知道是在什么时间吗?答:“普渡”,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在闽南民间,七月又被称为“鬼月”。相传从七月初一日凌晨起,冥府鬼门大开,将无数无人祭拜的孤魂野鬼放回人间乞讨饮食,直到月底最后一天午夜,孤魂野鬼们吃饱喝足后,才会重新回到地狱,关上冥府大门。由于孤魂野鬼犹如饿狼、饿虎在人间游荡,容易伤害到人,因此每到这个“鬼月”,人们都要想方设法犒劳讨好孤魂野鬼,以防止他们祸害人间。早年在闽南,从七月初一起,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口檐下竖一根竹竿,上面挂上一盏灯笼,为这些孤魂野鬼照路,这又叫做“竖灯篙”。初一当天饿鬼刚出来,家家户户就要备办各色菜肴,在自己门口祭拜游魂,让他们先饱餐一顿,免得骚扰人家。随后的每一天,则安铺境或按街区轮流普渡。如旧厦门担水巷一带七月初六普渡,开元路七月十七日普渡,横竹路七月十六日普渡等等。到这一天整条街家家户户都要大操大办敬“门口公”、“好兄弟”。晚上则大宴亲朋好友,谓“吃普渡”。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佛教还会举办“盂兰盆会”为那些孤魂野鬼超渡。整个七月,都笼罩在“普渡”的气氛中。经历长达一个月的大肆祭拜后,到七月底的最后一天,民众最后隆重祭拜,备办丰盛的酒菜,让这些无主孤魂吃饱喝足,开心上路,谓“关地狱门”。七月普渡为“正普”。除了“普渡”期间集体祭拜之外,闽南人几乎对所有无主的孤魂都会加以敬拜,提供吃穿,以这种方式来化解孤魂的厉气,防止其危害人间,形成独特的“孤魂崇拜”。比如对战乱的亡灵,往往会在战场附近的荒地上建一小庙集体奉祀,并择一个相关日期加以祭拜,这样才不会扰乱附近居民。这种小庙一般称为万神爷宫、万善爷宫、无祠亭、大众爷庙等;对于被官府处决的凶犯,人们立“无祠坛”,为这些不知后裔在何方的孤魂野鬼超渡;又比如在诸多群落争端中不幸丧生的义民义士,在死后也会有居民建庙奉祀或配祀于某些庙宇中。还有不幸溺水身亡的无主尸体,往往被人发现后挖坑掩埋,而其鬼魂就统称为“水流公”。为免他们沦为游魂,往往会将他们和万善爷安置在一起,或另设祠堂。由于不忍见这些死于非命的孤魂无处可归,而加以敛葬并祭拜,充分体现了闽南信仰中悲天悯人慈悲为怀的美德。由于七月“正普”时天气炎热,菜肴会变质,造成瘟疫流行,人们以为是心不诚所致,因此有些地方便于农历八月重做“普渡”,又称“重普”。 

www.veekor.com

90、你听说过“送王船”吗?“送王船”送的是什么“王”?答:“送王船”,是闽南“王爷”信仰所特有的祭拜仪式。昔日闽南是一个传染病流行的区域,先民为了趋吉避凶,认为要借助各种神力来驱逐那些瘟疫厉鬼,因此就形成了王爷崇拜。所谓的“王爷”,也就是专管震摄瘟疫厉鬼的神灵,是众多神明群体的总称。关于“王爷”的出身,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传说中的专门向人间散播瘟疫的“瘟神”,人们基于化怨为和的心理,奉为神灵加以祭拜。另一种是对于一些为了拯救人们免受瘟疫感染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人们也将其神格化为“王爷”来崇拜。当然瘟神的具体“来头”,随着时代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说法,从五位合称的“五帝”,到五名秀才救了全村人姓名的故事,再衍变为360位被秦始皇坑儒的博士,还有唐代360名冤死进士的说法都有。“王爷”往往只有姓而无名,用“某王爷”来称呼。在闽南各地,各姓王爷竟多达一百多个姓,其中尤以苏、池、金、邱、朱、温、邢等几位王爷较受崇拜。以池王爷为例,他名然,字逢春,又名德诚,原籍南京,向来为官清正。在派任漳州为官途中遇到前来散播瘟疫的使者,为了拯救百姓生命甘愿自吞毒药而死。玉皇大帝得知后,感动于他的高风亮节,册封为“代天巡狩”,并委派到马巷元威殿为神。由于屡显神威,又逐步加封到“玉旨敕封代天巡狩总制总巡王”。闽南各地有众多奉祀池王爷的庙宇,台湾更是信众遍布,他们认马巷元威殿为池王爷祖庙,几乎每年都要前来进香。位于泉州市区城南万寿路水巷末端的泉郡富美宫,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原建于泉州城南后武尾古富美渡头。清代光绪辛巳年(1881)四月移建新宫于现址。1934年重修,庙宇规模扩大。1988年再次修葺,宫貌为之一新。富美宫主祀西汉名臣太傅萧望之,泉州人称萧太傅为“后武尾阿爷公”;配祀文武二尊王及二十四司王爷,共计王爷神27尊,被称为“王爷庙的总部”。送王爷船是富美宫萧王爷信仰传播到台湾乃至远及东南亚的一个重要途径。民间认为王爷是驱逐瘟疫的神灵,闽南人常选择炎夏前的某个特定时间对王爷膜拜之后,再将他送走,意味着瘟疫永远远离,这样的仪式叫做“送王船”。首先要造一艘惟妙惟肖的木船或纸船,然后“竖灯篙”进行“请王”,召集王爷及其兵马前来接受贡品,最后将船放在海上随其漂走,或将船在海边焚烧,意味着送王爷离开本地。“送王船”的当天,相当于一次盛大的庙会,民众除了要在自家门口摆上食物“犒军”外,还要演戏迎王,热热闹闹地吹吹打打一番。到了“送王船”的吉时,要由道士主持仪式,沿途敲锣打鼓告示行人闪避。随着王船“离开”本境,也就意味着瘟疫从此远离村庄。现代的闽南农村仍存在着“送王船”的习俗,台湾更是愈演愈烈, 在“非典”流行时就曾在台湾南部举行盛大的“送王船”仪式,可见“王爷”崇拜依然在闽南广泛存在。据传,富美宫历年送出的王爷船达百艘。因为泉州与台湾仅一衣带水之隔,这些王爷船大多漂抵台湾沿海,被当地村民恭迎前去奉祀。因此,富美宫便成为闽台王爷信仰的发祥地之一,萧太傅也成为台湾泉州籍移民的保护神。少数王爷船还漂航至东南亚沿海一带。富美宫组织的“放王爷船”活动,不仅吸引了泉州地区其他王爷庙参与,也吸引了来自台湾乡村庙宇的参与。 

91、为什么每年都有来自台湾或海外的众多“分庙”信众到闽南“祖庙”进行祭拜?“分庙”是怎么从“祖庙”中分出去的?答:在闽南,如果一个庙宇的主神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信众众多,每天要处理的事物自然繁多。甲地要请其排忧解难,乙地又要请他加以庇佑,都挤在一个庙里有诸多不便。如果信众远在千里之外,那么要时常到庙中敬拜就更不现实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庙中供奉神灵本尊之外,还要另塑几尊“分身”,在各地另设庙宇供奉,这就出现了“祖庙”和“分庙”之分。最早奉祀该神明并拥有“本尊”的庙宇被视为“祖庙”,而分身到各地的庙宇就被称为“分庙”。除了另塑神像“分灵”,要建一个分庙还需进行隆重的“分炉”仪式,才算是得到“官方”颁发的“身份证”。所谓“分炉”,也就是在各地首次建造庙宇时,都要到祖庙或附近已立的分庙中求取香火(即香灰),求来的香火用红布包好带回将要建立的分庙,就意味着将神威延请到了分庙中,因此“分炉”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有趣的是,闽南人认为,移居异地的分庙神灵在“落籍”后也会思乡,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分庙的信众们就要在选定的日子里,抬着神像、辇轿,带着香炉、香火和敬物(三牲五果等),由主持祭祀者带上数量不等的信众,跋山涉水到祖庙祭拜。在请火(即将祖庙的香炉中的部分香灰置入带来的香炉中)后,分庙的神明坐着辇轿在信众簇拥下,伴着锣鼓回境巡游并祭拜,这也就是“进香”、“割香”了。通过“分炉”、“进香”,既巩固了庙宇之间的渊源关系,也凝聚了信众的崇拜心理。 十一、闽南民间医药 

92、闽南民间医药就是指闽南中医药吗?答:闽南民间医药当然也可称为闽南的中医药,因为它也是我国中医药一个组成部分。不过,大家知道中医是最讲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同样是感冒,好的中医对不同体质、年龄、性别的病人,往往开出的方子是不一样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所以闽南人、闽南这个地方的特殊水土、气候、物种,就产生一些特殊的病,如过去所说的“瘴气”、“瘟疫”等。针对这些疾病,闽南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在利用闽南生长的动物、植物与病魔的斗争中,根据从中原带来的中医药原理,探索总结出许多新的药和新的治病方法,创造了造福闽南人民一千多年的闽南民间医药。它是闽南人民一个伟大的创造,丰富了我国中医药宝库。闽南民间医药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药、术、人。 

93、闽南有自己独特的药吗?答:非常丰富。闽南民间的药包含三个方面:(1)经医药师加工提炼的膏、丸、丹、散等成药。最有名的就是“片仔癀”,不但在闽南流行,还受到全国乃至外国人的欢迎。此外如“惊风散”、“紫雪丹”等等都是极受病家欢迎的药。但是不少过去十分受欢迎的闽南成药已经或濒临失传,比如“膏药”。曾经救过多少闽南人性命的“疔膏”,现在已经看不到了。(2)青草药。闽南青草药过去是家喻户晓。“遍地锦”、“鸡舌红”、“风葱”等等,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在庭院里、阳台上、花盆中种上一些。直至今日,一些菜市场还有专门卖青草药的摊点。(3)药膳。闽南人把许多动植物当作药来吃。比如手术后,要吃瑞鱼,会使伤口较快痊愈。再如春夏之交,买些金线莲来炖排骨,会降肝火、保肝等等。 94、闽南民间医药的“术”,指的是什么?答:术,就是医术。闽南民间许多医术流传普遍,并非医家专有。比如“抓痧”,左邻右舍,必有个阿婆、阿婶擅长。热天中暑,备下半碗盐水,她闻风即到,义务“抓痧”,分文不取,助人最乐。闽南民间流行的医术,主要有“抓痧”、“放筋”、剔疳、推拿、针灸、正骨等等。此外,如药膳的食用方法、青草药的使用等等,也都独具特色,是盛传民间的医术。 十二、闽南民间艺术 

95、闽南是全国有名的“戏窝”,你知道这个“戏窝”有几个剧种吗?答:只要你曾在闽南生活,应该都曾记得小时侯跟着爷爷奶奶赶过庙会。或许你关于庙会的许多记忆已经模糊了,但是只要你还记得,头一个想到肯定是搭在临时舞台上的戏曲演出。其实,闽南地方戏曲又可以笼统地分为偶戏和人戏两种,光偶戏就有布袋戏、嘉礼戏、皮影戏三种;人戏则又分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北管戏、歌仔戏、竹马戏等等,真是名副其实的“戏窝”!皮影戏,在闽南又叫“皮猴戏”,主要在漳州一带流行。其音乐主要有乱弹、歌仔,还有的唱潮剧音乐。更广泛流传的是布袋戏,即以一只手套着木偶进行表演。布袋戏音乐则有唱南音的,也有唱北管的,还有唱歌仔的,在台湾还有唱潮调的布袋戏。当然,说到历史最悠久、操作也最繁难的偶戏,还要属泉州的“嘉礼戏”。“嘉礼戏”其实就是提线木偶戏,“嘉礼戏”是闽南人对它的俗称。为什么要叫“嘉礼戏”呢?这是因为傀儡戏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戏剧,是专为迎接贵宾的“嘉礼”。宋代在闽南已十分流行,闽南其他剧种都以其为“戏祖”。闽南的傀儡戏又分漳、泉两派。漳州的木偶稍大,操纵线较细较少;而泉州的木偶则较小,操纵线较粗且繁多,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操纵木偶,但是通过艺人娴熟的操作,甚至连木偶的“一颦一笑”都能表现得惟妙惟肖。“嘉礼戏”唱戏时所用的音乐曲调叫“嘉礼调”,被梨园戏、打城戏等其他闽南重要剧种广泛采用。人戏,早年叫优戏。福建省五大剧种——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闽剧、莆仙戏中,有三个流行于闽南,可见闽南戏曲的盛行。其中最古老而典雅的梨园戏,又称南管戏,据说起源于宋代。作为宋元南戏的发源地之一,闽南人创造出极其婉转典雅的“泉腔”,并开始搭台演出,从而诞生了“梨园戏”。梨园戏有大梨园(由成人演出)和小梨园(儿童演出)之分。大梨园又分“下南”、“上路”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由于梨园戏一般限七个行当,因此也被俗称“七子班”。梨园戏主要流传于泉州市的石狮、晋江、惠安、南安等地,如今仅存“泉州市梨园戏剧团”一个国营剧团,又有“天下第一团”的雅号。高甲戏起源于南安石井吟兜,主要流行于泉州市所属地区及厦门等地。与梨园戏的典雅婉转、才子佳人相比,高甲戏则更多地表现出通俗粗犷的特征,因此也成为闽南最活跃、最受百姓欢迎的剧种之一。高甲戏是从闽南阵头中的宋江阵发展起来的,在清初开始搭台表演,成为“宋江戏”,至清末始称“九甲戏”,解放后50年代才正式定名“高甲戏”。还有据说因为主要有九个行当角色,所以也叫“九角”。“九”与“狗”在闽南话里恰好也是同音,为了雅化才叫成“高甲”。高甲戏以丑行表演见长,从“公子丑”到“媒婆丑”,丑行中还可以分出十几种呢!象《连升三级》、《玉珠串》这些以丑角表演取胜的名剧目,在全国都是赫赫有名的。除高甲戏外,在闽台地区还有一种流布广、观众多的剧种——歌仔戏(芗剧)。作为我国36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它的本源却起于闽南漳州。歌仔戏是在闽南歌仔的基础上,吸取台湾原住民音乐元素,同时借鉴闽南车鼓、采茶等阵头表演形式融合而成的。它在清末民国初年时诞生于台湾的宜兰。开始只是在农村的晒谷场、庙前广场圈地演出,民间称为“落地扫”。有的则趁乱弹戏班演出之后,借其戏服戏台在下半夜登台演出,故又称“半暝反”。到民国初年,歌仔戏大量吸收京剧、北管戏、南管戏、高甲戏、福州戏等剧种的营养,吸收这些剧团的演员、乐手,很快成熟起来,并于20年代初登上了台湾的剧院舞台。之后,台湾艺人陆续将歌仔戏带回闽南大陆,从而在闽南地区又掀起了歌仔戏热潮。至今歌仔戏依然是台湾、漳州、厦门广泛流行的剧种。成熟后的歌仔戏主要以七字调、杂碎调为音乐曲调,表演形式上广泛采纳京剧、梨园戏、高甲戏的特长,展现出不拘一格、精彩纷呈的特点。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较大的剧种外,闽南还有竹马戏、打城戏、潮剧等众多极具特色的剧种。 

96、闽南有一种传统音乐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你知道是哪种音乐吗?答:泉州南音的历史相当久远,被称为中华民族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流传的历史久远,产生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南音、南曲、南管、弦管、郎君乐等。除此以外,泉州南音还有一个叫“御前清音”的美称。相传泉州人李光地为康熙重臣时,曾要家乡派五位南音高手入京,于御前演奏,受到康熙的高度赞赏,并赐匾“御前清曲”。南音的内容,有“指”、“谱”、“曲”三种。指,是一种组曲的形式,演奏时只奏曲调而不唱。谱,就是纯粹的器乐演奏曲,由多乐章组成,传统有十三大谱。曲,则是最常见的供演唱的散曲,由歌者手持拍板,在泉州南音“四管”伴奏下演唱,具有南、北朝时期“相和歌”(丝竹更相奏,执节者歌)的演唱风格。曲牌有230多种,曲目则达2000多首之多。泉州南音的主要乐器十目九节的洞箫,见于魏晋(220-420),嘉峪关6号墓出土壁画可鉴,在中国仅存于南音;横抱琵琶,是唐代遗制,敦煌壁画可鉴,也仅存于南音。泉州南音的拍板、三弦、二弦、嗳仔(管乐器)和响盏(铜制)、小叫(铜制)、四宝(竹制响板)、双铃、扁鼓等手持打击乐器,在北宋陈旸(1068-1128)《乐书》中可见记载。始建于唐代的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和戒坛飞天乐伎所持的各种乐器及组合保留在现在的南音表演中。泉州南音现最常见的乐器组合采用了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加拍板,声部间形成叠合、引让关系。旋律在七声音阶基础上含有固定的变音体系。演唱演奏,技巧高难。无论唱奏,声音必须平稳,讲究“初如流水,腰如悬丝,尾如宏钟”。 

97、你知道闽南独特的拍胸舞是怎么来的吗?除此之外,闽南还有哪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舞蹈呢?答:如果你从小生活在闽南地区,一定都看过“阵头”的游行,对阵头里的拍胸舞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舞蹈演出应该记忆犹新吧!说起传统的闽南民间舞蹈,一般都以“阵头”的形式展现。即在岁时节庆的游行队伍中,以不同的化装和舞姿表演,一队阵一队阵地展现。最著名的有泉州拍胸舞、贡球舞,车鼓、海底反、大鼓凉伞舞、宋江阵、竹马阵、牛犁阵、舞龙、舞狮、扛(妆)阁等。泉州拍胸舞,据说起于闽南原住民原始舞蹈,俗称“打七响”,故其节奏与现代的二拍、四拍、三拍都对不上号。后来,它被梨园戏采用并舞台化,遂大流行。传统梨园戏《李亚仙》中 “莲花落”这一折戏,男主人公郑元和在青楼花光了积蓄,下雪天被赶到街上,又冷又饿,只好与歌郎同行,沿街卖唱乞讨。在他唱“莲花落”的时候,其他歌郎就伴以拍胸舞蹈。拍胸舞的表演者均男性,上身赤膊,头戴草帽,舞蹈时手掌和胳膊随着节奏依次拍击胸膛、腋下、大腿,时而上跳,时而下蹲,头部诙谐地摇摆,动作夸张而风趣。基本动作有击掌回音、八拍雄姿、玉驴颠步、金鸡独立等。可以独舞,也可以群舞。本来在戏里面,歌郎拍胸是为了驱赶寒意,同时表现郑元和的悔恨自责,以后作为独立舞蹈时,“拍胸舞”就逐渐离开原意,转而表现男性阳刚、强悍之气势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当一大群闽南汉子聚集在一起,变换着阵形呼喊着号子跳起威武的拍胸舞,总是令人精神振奋,故拍胸舞又有“闽南迪斯科”的美称。车鼓是另外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小歌舞,也是在“阵头”中最为常见的。通常由车鼓公和车鼓婆两人用两根细竹竿抬着一形似石磨的篾斗篮,斗篮上还用红布扎一朵花,然后且歌且舞。所唱的调,一般称车鼓调。其舞步非常简单,就是“三步进,二步退”两人各执竹竿的一端边舞边做出诙谐的表情,唱着风趣的歌仔,往往令人开怀大笑,乐而忘返。宋江阵也叫“套宋江”,是一种带有武术表演性质的舞蹈。表演者一般为36人或72人,在特别重大的隆重的庆典,也有一百零八人的宋江阵。一般都在广场表演,观者如堵。表演者多扮演水泊梁山好汉,手执各种兵器,龙旗前导,锣鼓压阵。开始先随锣鼓点分两队走阵,而后是单人武术表演,刘唐耍扑刀,李逵舞双斧,关胜舞大刀,徐宁弄钩镰枪等,接着是双人对打。最后是“杀狮”,即由好汉们与舞狮者格斗,轮番上阵,锣鼓、唢呐助威,非常热烈。 十三、闽南民间工艺 

98、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经将闽南的一种工艺品作为国宝随船带往国外,你知道是哪种工艺品吗?答:郑和下西洋时随船带了闽南的一种工艺品,那就是德化瓷。德化县位于闽南泉州北部,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德化陶瓷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就有印纹陶的烧制。唐代,德化三班、泗滨一带已开始建窑烧瓷,并有陶瓷著作《陶业法》、《绘梅岭图》传于后世。到了宋代,德化瓷开始大量销往东南亚、中东地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元代,德化陶瓷烧制由宋初的还原烧成技术发展为氧化烧成技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福建泉州时,就盛赞德化陶瓷并将其带往海外各地。从此德化瓷开始了它的“国际化”道路。明代,德化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德化瓷圣——何朝宗首创的象牙白瓷雕,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成为中国白瓷的杰出代表。明末清初,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繁盛,德化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又开发出釉下青花、釉上五彩和色釉等品种,出现了“一笼白瓷一箱银”的喜人景象。德化瓷素以外销为主,这可从世界各地陶瓷考古中发现的德化瓷得到印证,特别是“泰兴号”沉船发现35万件的德化瓷器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德化瓷的生产和外销在清代已达到了全盛时期。民国时期,德化瓷有许多产品在国际大赛中获奖。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传统瓷雕重放异彩,象牙白瓷复产成功,并研究出高白瓷。改革开放以来,德化瓷业蓬勃发展,相继开发出新产品,形成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并驾齐驱的陶瓷生产格局。德化陶瓷瓷种众多,特色鲜明,独具一格,其中象牙白瓷、高白瓷、瓷雕被誉为当代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象牙白瓷作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高白瓷的白度高居世界第一,被誉为“白如雪、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至于德化瓷雕则更是工艺精湛,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 

99、泉州崇武古城海边有许多石雕群像,你知道这是来自哪里的杰作吗?答:泉州崇武古城海边有许多栩栩如生的石雕群像,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些石雕都出自于闽南惠安的能工巧匠之手,是典型的闽南石雕作品。其实,不只这些石雕群像,就连人们熟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塔、井冈山纪念碑、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湄洲妈祖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大型建筑物,都倾注着闽南石雕工匠的心血,可见闽南的石雕工艺在全国的影响力之大。事实上,闽南遍地是石,先辈们的一双巧手赋予了石头美丽的生命,自成石雕一派。其中,惠安石雕可谓闽南石雕之首,历史悠久,驰誉中外。惠安出土的五代墓葬,就发掘出各种装饰花纹的石雕物。明初,惠安崇武有专门的石雕作坊。明末,福州等地就有惠安石匠开设的石店,雕刻石具、石碑,并有仿画雕缕之作。大者,如清源山下的老君岩石雕,依天然巨石而成;小者,如摆设案头的青斗石笔架、镇纸,上边雕龙刻凤,令人爱不释手。闽南石雕工艺有圆雕、浮雕、沉雕、影雕几种,各有各的特色。最绝的是圆雕。一块石头,上下左右都要经过加工,镂空多,精度高,难度大。最早是石狮子口中那可以滚动的石珠子,以后发展到牧童手中细若火柴梗的牵牛绳。一块坚硬的石头竟能展现出剪纸般的镂空效果,其工艺的精湛,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至于浮雕,则是在石面上作精雕细刻,使形象凸起,富有立体感。由于惠安的石雕讲究刀路活泼,线条清晰,一块石板上众多人物都能刻画得活灵活现,又神态各异。沉雕形象下凹,简练分明,大多是雕刻文字、花卉之类。惠安的艺师曾用沉雕手法在青石上加工出石雕小屏风,十分精致玲珑。影雕细腻逼真,是在青石板上用不同型号的钢钎,千镂万琢,靠钎点的疏密、深浅、粗细、虚实结合,相映成象。闽南石雕可以说是灵工巧匠的高超手艺和高度智慧完美结合的产物。 十四、闽南民间游艺与竞技体育 

100、闽南游艺指什么呢?答:游艺,指游戏和游戏中的技艺。闽南游艺有成人游艺和儿童游戏。成人游艺主要有闽南灯谜、棋艺、娱乐体育等。走直、顶脐、赶鸭等也都是闽南十分盛行的成人游艺。猜谜是闽南成人游艺中最受欢迎的一种。谜语可分为成人谜和小儿谜两种,通常成人谜被称为灯谜。在清代,每当正月十五“上元节”或八月十五“中秋节”,闽南人就会聚集在一起做灯谜、猜灯谜。泉州晋江于1989年还举行过“蚶江侨乡谜会”时下流行的。谜语都是比较好猜又很有趣的,如“祖孙”打《四书》中的一句,就是“父父子子”;“苍蝇蚊子蛰神明”打《四书》中的一句,即“食而不知其味”等。 

101、你知道哪些闽南传统的儿童游戏?答:作为一个闽南人,大家对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都还有印象吧,什么打陀螺、跳房子、放老鹰、抬椅子、打铁盒,都是闽南最普遍的童玩项目。还有许多游戏条件简单,程序却略微复杂而有意思的游戏,如住水鬼、打铁哥、跳一枝枫等等,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玩天性,又很好地锻炼了体力和脑力。另外,闽南儿童的“小儿谜”也是游艺的一种,这些谜语都有着质朴有趣的特点,如“一间厝仔倭倭底底,住五个人客”,答案是“鞋”;“天数五,下数五”,答案是“算盘”……看过这么多饱含着闽南地方色彩和民间智慧的童玩,你是不是也开始向往咱们先辈旧时多彩多姿的童年了呢? 102、也许你听过洪熙官、方世玉这样鼎鼎大名的武林高手,可你知道他们使的是什么功夫吗?答:洪熙官、方世玉都是在影视作品中武功盖世的英雄,而他们令人眼花缭乱的拳脚都源于著名的“南拳”。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南拳据说最初是出于南少林,明代逐渐在东南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包括了广东、福建、湖南、浙江、广西、江苏、江西、四川南拳等。闽南的南拳以“五祖拳”、“咏春拳”为代表。南拳有几大特点:第一是手法多样,而且多短拳, 因此有“南拳北腿”之说。第二是动作紧凑,劲力刚健。第三是步法稳固,重心较低,强调桩步为基本功。第四,快慢相间,长短并用,刚柔相济,以刚为主。快时迅速清晰,慢时沉稳有力。第五,身法吞吐浮沉,靠蹦闪转,腰腿身手贯串一致,手起肩随,腰催周身,完整一气。第六,气沉丹田,发声吐气。正是由于南拳攻击力强又充满了阳刚之美,因此很容易成为武侠的素材,被传得神乎其神。尤其是清代以来,以“反清复明”始,以“行侠仗义”终,在武侠传奇小说和影视中到处宣扬了南拳的神威。比如位于泉州清源山麓的“南少林”,传说中是一个反清的大本营,在那里集结了洪门子弟和三山五岳的侠雄豪客,而洪熙官、方世玉这样的南拳高手,更是被塑造成除暴安良的爱国大侠而妇孺皆知,可见南拳的巨大影响力。新中国建立后,1960年南拳被列为武术竞赛主要项目之一,继之又纳入体育院校武术教材,在历年全国性武术表演赛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南拳不仅在国内闻名遐迩,在东南亚等国家也有很大影响。当然,南拳并不是武林大侠和武术运动员的“专利”,实际上普通人适当练习南拳,也能够收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呢!由于南拳劲力饱满,以刚为主,所以练习者肌肉发达,筋骨强壮,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可有显著提高。其练习中发力用气的方法,对增强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都有很好的作用。 103、你知道南少林寺在哪里,又为什么会遭到烧毁吗?答:一提起中华武术,人们往往就会想起河南嵩山的少林寺、少林拳法。实际上,除了嵩山少林寺,在历史上,还存在过另一个位于闽南泉州的“少林寺”。这就是《火烧少林寺》中惨遭清朝政权烧毁的“南少林”。少林拳家常有南北之说,北派,擅腿攻,蹿蹦跳跃,发拳大距离、速度快,身法步法多变,节奏快,幅度大,潇洒舒展,以河南嵩山“北少林”为正宗;南派,身正步稳,下盘稳固,讲究蓄劲发力,肢手变化多,擅桥手,出短拳,拳风刚烈,其源头,首推座落于闽南泉州清源山麓的“南少林”。实际上“南少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明嘉庆年间晋江人蔡永兼《西山杂志》记载,泉州少林寺始建于唐朝乾符年间(874-878)。到了南宋高宗建炎初年,南宋外宗正司移置泉州,大批赵姓皇族移居此地。这些皇族子弟大多精通技击,尤善太祖拳术(据称为赵匡胤所创),自此太祖拳在闽南广为传习,更渗透到少林武术当中,为后来“南少林”开创南少林拳法提供了许多宝贵素材。到了元代,泉州少林寺出现过反抗蒲寿庚垄断统治的“千僧抗元”的英勇历史,虽然少林寺僧被屠杀大半,但凭借超群武功杀出重围的部分少林寺僧隐伏于民间,继续传授少林武艺,使少林武艺在闽南地区广泛流传,形成“泉南处处少林风”的盛况。或许是传承了元代先辈爱国、抗敌的“入世”精神,明清两代的泉州南少林僧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英勇气魄投入抗倭、反清的斗争中。以郑成功父子、少林寺僧人、天地会帮派人物组成的反清复明阵营和以施琅为代表的拥清阵营,各地精通武术的义士汇集闽南,在闽南展开了长达22年的拉锯战,客观上又促进了南少林武术的进步和升华。也正是震慑于南少林精深的武术力量和号召力,最终导致了乾隆帝诏毁泉州少林寺之举。南少林僧们再次散居于闽南的田间地头,并改头换面以舞狮舞龙的娱乐形式传播少林拳法,直接促进了闽南武术的丰富发展。在南少林拳法中,有两个特征尤为突出:一是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象形拳。由南少林仿效各种飞禽走兽的飞翔、窜跃等动作,首创了龙、虎、豹、蛇、鹤五形拳以及鼠、牛、兔、犬、鸭、马、牛、猴、鸡、猫、虾、龟等十二行拳。二是形成了极具攻击力的少林拳术套路,包括少林三进、少林梅花四十六式和一百零八式、三十二式少林八步连环拳等等。传说明代泉州抗倭名将俞大猷的著作——以棍法为主的《剑经》,成为南少林拳的经典著作。他还到嵩山少林寺,将失传的棍法回传寺僧。清代永春方七娘以南少林拳法糅合白鹤搏击之技,创白鹤拳,后人称永春白鹤拳或永春拳,广播广东、港澳、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如今泉州市井少年尚标榜三大爱好——“拳头、烧酒、曲”,可见南少林的威猛遗风。 

104、什么叫“五祖拳”?是谁创立的?答:“五祖拳”是泉州晋江人蔡玉鸣创立的拳法,集南少林拳的白鹤拳、太祖拳、达尊拳、罗汉拳、猴拳等之大成,也称“五祖鹤阳拳”。蔡玉鸣,泉州南门外晋江梧塘冯(邦)尾村人,生于清朝咸丰癸丑年(1853),卒于宣统庚戊年(1910)。他从小酷爱武术,求父亲让他拜师学武。凭借着聪颖、悟性,他18岁时就精通了早已在闽南一带流传悠久的太祖拳、罗汉拳、达尊拳、猴拳及鹤拳五种流派的拳法。学成之后的二十年间,他又广游大江南北,寻师觅友,学习北派拳脚功夫。在光绪年间,蔡玉鸣将毕生所学的五祖拳法与和北派拳脚功夫弃芜存菁,集诸家所长,终于铸就一派新的拳种,成为五祖鹤阳拳的创派始师。五祖拳中容入了七种优秀拳法,包括猴手、鹤脚、玄女摇身骏胛、达尊罗汉步、太祖身以及和阳师的北派技法、道台夫人的下盘腿功等,且融为一体而不露痕迹。世人对于这种新拳法赞叹连连:“拳打八法矫似神龙戏水,脚踢四门捷如猛虎翻山。”蔡玉鸣的武夫也被传得神乎其神,传说他用棍一刺,可将水缸一棍洞穿而没有破碎瓦解。据说蔡玉鸣的两个门徒林九如、魏豹也十分了得,时人称“狗手豹脚”。魏豹以腿功见长,一脚可将石臼踢入护城河中。而林九如传技于修习南少林武功的妙月和尚。后妙月任泉州崇福寺主持,以铁臂功和铁砂掌驰名全国,人称“铁罗汉”,由此可见其师的功夫之深。至今闽南地区练习五祖拳者仍然众多,五祖拳也成为南拳中最有标志性、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拳法。 十五、闽南与台湾、南洋 

105、郑成功为世人熟知,可你知道他跟闽南有什么特殊关系吗?答:郑成功,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祖籍福建省南安石井。明天启四年(1624)七月十四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市千里滨。他出生于官商家庭,其父郑芝龙自幼习武,办事干练,颇有对外经商之才。郑成功在日本度过了7个春秋。崇祯三年(1630),时任明朝官员的父亲派人把郑成功接回国。他一踏上故土,先到故乡南安石井拜祭祖祠,后住在安平古鎮。郑成功气宇轩昂,禀赋非常,涉猎广博又很刻苦学习。8岁时通晓四书五经,10岁能写八股文,11、12岁时即通读春秋左传,而且常常在学习之余舞剑学射。15岁入南安县学,21岁时,又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进南京国子监太学。南京求学期间,正是闯王进京,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之时,天下大乱。而南明弘光朝廷的昏庸腐败更令他极为痛心,爱国之情在他心中迸发。弘光朝垮台后,南明隆武帝逃到福建,郑芝龙是隆武帝的主要拥护者。一天,郑芝龙携成功朝见隆武帝,隆武帝问郑成功,江山危在旦夕,怎么办呢?郑成功回答:“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江山可保矣!” 隆武帝很赞赏他,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即赐与国同姓,改名成功。这就是郑成功又名朱成功、郑国姓、国姓爷之由来。隆武帝封他为御营中军都督,赐尚方宝剑,仪同驸马。郑成功深感帝恩,从此矢志恢复明室。隆武二年(1646)八月,清军大举进逼闽北,南明覆灭。郑芝龙接受了清朝的招抚受封同安侯。郑成功坚决反对父亲的投降,打起反清复明的大旗,走上武装抗清的道路。此后,他以金门、厦门两岛为根据地,展开了子孙三代的抗清武装斗争。他自封“招讨大将军”。沿海农民、渔民、水手纷纷前来投奔,明朝将士也前往归附。不多时,便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军队——陆军72镇,水师20镇,兵卒10万余,战船5000千艘。这支军队屡次在闽粤江浙一带击败清军,军威大震,并逐渐控制了北至浙江,南及广东之东南沿海一带,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自1624年起,荷兰人占据台湾已经三十多年,为赶走侵略者,郑成功决定东征收复台湾。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亲自率领第一批复台大军2万5千人,战船数百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先后光复了赤嵌城(今台南)、“热兰遮城”(今安平)等,并终于彻底打垮了荷兰殖民者。1662年2月1日,荷兰人在投降条约上签字,从此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壮举,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章。当然,国姓爷的功绩远不只在收复台湾,同时也为开发台湾立下了千秋彪炳的功劳。他仿效明朝的政制,在台湾设立府县,定赤嵌为东都明京,建立了仿照明制的“六官”皆备的政权。这种政治架构的确立,对台湾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在经济上,郑成功一登陆台湾就大力推行“屯田”制,寓兵于农,兵民结合,还颁布垦荒条例,鼓励垦荒,积极招大陆沿海人民移居台湾,从事开发。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不到半年便去世了,享年才39岁。他被葬于台南的州仔尾,康熙三十八年(1699)迁葬于家乡南安石井村附近的康店覆船山郑氏祖茔。郑成功之子郑经,在同安人陈永华的协助下,继续推行郑成功的路线,在台湾努力传播中华文化。郑经还不断迁徙大陆百姓赴台开垦,使闽南的民俗、艺术、中医药等文化广泛地传播台湾。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受到人们各种形式的纪念,至今犹盛不衰。厦门鼓浪屿日光岩曾是郑成功扎营屯兵和指挥操练水师的地方,鼓浪屿皓月园滨海的覆鼎岩上矗立着高达15.7米、重1617吨的郑成功石雕像,这是我国现今历史上人物塑像中最高大的一座。此外,厦门大学校园内演武亭、演武场、演武池遗址,万石岩上的“锁云”石刻,鸿山顶上的嘉兴寨遗址等,都是人们凭吊这位民族英雄的地方。 

106、你知道“住番”是什么意思吗?答:众所周知,我们的先辈中有许多人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形成了移民播迁的大潮。“住番”就是当时的闽南人侨居海外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闽南人面海而居,掌握了比较先进的航海技术,很早就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海外商贸和人员往来一向频繁。特别是在明清两代,由于地方小而人口多,一批批的闽南先辈不畏艰险,扬帆启航,过台湾,下南洋,进行贸易往来。但是,要在异国他乡闯出新天地,首先就必须经受海洋风浪的考验。当时的闽南人通常乘十一、十二月份的东北季风从华南沿海南下中南半岛、暹罗湾和印度一带,再乘七、八月份的西南季风返回。如果不小心错过回航季风时节,就需要“住冬”、“住番”,意即住在番地(外国)。或因贸易需要滞留数年,于是便出现了寄寓海外的华商。久而久之,“住番”就变成了定居,许多闽南人成为大洋彼岸的侨民。中国人侨居海外,带去了中国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加快了当地的开发和社会发展进程;同时,来自海外的奇珍异宝、工艺技术和文化艺术也大量输入中国,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中华文明。而“住番”的闽南人,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07、我们的邻国越南曾经有位“闽南国王”,你相信吗?答:历史上确实有一位祖籍闽南的越南(古名“安南”)国王,他叫李公蕴,是越南历史上著名的李朝的“开朝”皇帝。这位创立新王朝的皇帝李公蕴,生于宋代闽南泉州的安海,年轻的时候随哥哥李山平到安南经商,后来定居安南,成为侨民。闽南文化对南洋的传播正是始于宋代,当时就有许多闽南海商“留番”、“住番”在东南亚一带,还有不少为躲避历次战乱而移居东南亚地区的难民,或迫于生存压力而出外谋生的人们,李公蕴一家也正是如此。李公蕴文才武略,深得前朝——黎朝统治者的器重,授给殿前都指挥使的头衔,统领禁军。公元1006年,黎朝的建立者黎桓病死,儿子黎龙越、黎龙铤先后即位,但是,虎父却生了犬子,黎朝的军政大权不到四年就转移到了大将李公蕴的手中。李公蕴看到黎桓的儿子不争气,野心就此萌生。公元1010年,兵权在握的李公蕴推翻了黎朝,建立李朝,定都大罗城。虽然贵为安南国王,李公蕴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流淌着中华的血脉,因此在位期间极力推崇中国内陆文化,推行汉化政策,为中、越两国文化上的交流作出过巨大贡献。在这位“闽南国王”的励精图治下,安南国逐渐强大,李公蕴被北宋王朝封为“交趾郡王”和“静海军节度使”,还传了八世二百余年。说起来,咱们闽南与越南的渊源实在不小,传说继李朝之后的陈朝的第一位皇帝,也是闽南人。李朝传到李惠宗时,因为没有儿子,皇位只能传给女儿,末代李朝女皇李佛金轻而易举地便把皇位转交到自己的丈夫陈日照手中,而这个陈日照,也是祖籍闽南晋江。在南宋端平三年(1236),陈日照轻轻松松地当上安南王,开创陈朝。从这两位祖籍闽南的安南国国王身上,也可见当时闽南人在南洋各国受到的欢迎和信任。 

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民工通过学习打开职业发展新空间。比如,被称为“北大保安成人高考第一人”的张俊成,从北大法律系毕业后,回老家创办了一所职业学校并担任校长;和父亲一起外出打工的钟博,在装修工地收到了湖北省武昌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们的努力不仅让自己圆了梦,还为更多农民工树立起榜样,激励人们求学进取、奋发向上。

108、你听说过“猪仔华工”吗?他们为什么会被叫成“猪仔”?答:也并非所有的闽南侨民都在海外享受荣华富贵,实际上,更多在海外谋生的闽南人过着无比艰辛的生活,“猪仔”这样带有侮辱性的称呼,成为他们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势力大肆侵入中国。当时欧洲禁止贩卖黑奴,殖民地劳动力缺乏,于是外国洋行出面,在中国用重价雇用流氓绑架中国劳工,卖给洋行。他们将劳工偷偷装商“猪仔”船,运往外国殖民地,这些劳工就被称为“猪仔”。“猪仔华工”有这样几个特征:①进入猪仔馆的方式,主要是被拐骗、掳掠。②被强迫签订有5-8年期限的合同。③从一踏人猪仔馆开始就失去了人身自由,生活景况极其恶劣。④到达外国口岸再被拍卖给前来购买的雇主,在种植园、矿山、鸟粪场被监视劳动,限制活动范围,以其劳动来偿还债务。这类华工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东南亚等地。由于闽南人向来有着漂洋过海闯生活的传统,因此在受拐骗前往美洲、东南亚从事重劳力的“猪仔”中,闽南劳工占了很大一部分。当时仅仅厦门的英国“德记”洋行一家,就拐骗闽南劳工上万名。“猪仔”运达目的地后,还要被剥光衣服,实行拍卖,与牛马无异。有的卖入庄园当奴隶,有的卖到美国西部荒野修铁路,有的卖到澳洲挖矿,还有的被卖到种植园当苦力。据估计,“猪仔”和契约华工总数为300万,有100万人死于非命,30万人伤病残疾。不难想象,有多少闽南“猪仔”华工在这样地狱般的剥削和压迫下被埋葬。而在这样可怕的数字背后,又饱含着多少妻离子散的闽南家庭的泪水啊! 

109、你知道吕宋是哪个国家吗?答:吕宋是古国名。即今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菲律宾华侨华人约有150万(一般认为菲律宾有华人血统者超过千万人),其中约90%祖籍闽南。华侨华人主要聚居住在马尼拉地区(约60万),其余则散居在维萨亚地区和棉兰佬岛等地。菲律宾华侨华人虽仅占菲总人口2%,但对菲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华人经济遍及菲律宾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手工、加工业到钢铁制造业,从餐饮业到房地产业,从轻纺化工到农牧渔业,从进出口贸易到金融、电信业等都有华商活跃的身影。和印尼一样,菲律宾也出现过几次排华浪潮,闽南侨胞深受其害。17世纪初年突发事件应对法,菲律宾的闽南华侨就有3万人之多。残酷的西班牙殖民者一次又一次地大规模屠杀菲律宾的华侨。据西班牙人自己的统计,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马尼拉3万华人被杀2万4千;明崇祯十二年(1640)又被屠2万多人;1662年的大屠杀,死难华侨约4千人;1686年也有几千人遇害;1762年12月圣诞节,六天之内,华侨被杀达6千多人。许多人以为下南洋当“番客”就是飞黄腾达,其实闽南人的下南洋充满了腥风血雨。华侨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闽南民系在向南洋的播迁中,充满了苦难和灾祸。但是,敢于拼搏、敢于犯难冒险的闽南人数百年来前赴后继,终于在南洋开垦出富饶的家园,开拓出闽南文化又一块新的天地。自明以后,数百年间闽南人下南洋从未停息。现今闽南人口不过一千五百万左右,而东南亚一带祖籍闽南的华侨华裔则有二千万之多。 (本书部分内容根据骆婧原作改写,谨此向骆婧博士致谢)



Powered by 92年故宫灵异事件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 2013-2025 สล็อต 版权所有